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國”最新進展發佈

2024-11-22 15:30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天(22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在浙江舉行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發佈會。本次發佈會聚焦長江下游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發佈的三個項目分別為: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整體研究進展、江蘇東山村及寺墩遺址考古研究、安徽淩家灘遺址考古研究。

目前,通過對淩家灘、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鳴、磨盤墩、柘林、大榭等遺址的系統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對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整體進程的認識得到顯著提升。對從崧澤到良渚的演進發展的動因、過程有了較深認識,對各中心聚落的結構和演變有了進一步了解,豐富了對良渚晚期社會多元性的認識,形成區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為:稻作農業發展,促進了江南地區的深度開發,促進了私有制的産生,形成了明顯貧富差異。

距今5500年前後的氣候事件 成為推動文明化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組組長王寧遠介紹,“我們這個課題最主要的一個成果,就是我們現在逐漸認識到長江下游區域為什麼會在距今6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間逐漸走向文明化,可能和距今5500年的一次氣候事件是相關的。因為這次氣候事件,原來在山裏面從事採集狩獵為主的人,他們開始走向平原,開始以種植水稻作為主要的産業部門。”

距今6000年前後,長江下游地區社會複雜化進程加速,進入古國時期第一階段,出現了淩家灘、東山村等中心聚落。距今5500年前後的氣候事件促使稻作農業成為主要産業部門,周邊人口快速向太湖平原遷徙,帶來大量先進技術和觀念,與本區土著人群融合,創造出適宜水網平原的人居和生産模式,社會以個體小家庭私有制為基本社會單元,形成早期的江南生活,影響至今。

王寧遠介紹,“良渚實際上是這個課題裏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現在發現良渚古城城內的2萬多居民可能和現代城市非常類似,城裏面可能有宗教人士,有貴族,然後有大量的手工業者,城裏沒有農民。他們從事玉器加工、石器加工、漆木器加工等高端手工業。他們的糧食、肉食這些原料都是從四面八方外部輸入的。除了中心都市以外的基層聚落,我們的認知也有很大的發展。基層聚落在當時也有很多分工,有的專門種糧食、種水稻,有的可能專門採集石料,甚至可能在海島地區還有一些是以制鹽作為主要産業。”

為統領大量不同來源的人群,良渚社會建立了統一的宗教信仰和王權制度,進入古國第二階段。它以複雜的玉禮器系統,龐大的良渚古城,作為信仰和權力物化形式,強化區域人群的共識和認同。良渚社會手工業生産高度專業化。不但體現在城市高端手工業,基層聚落也有從事農業和石玉器等加工的專業化分工,形成複雜社會的生動樣貌。

△良渚水利系統的新認識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經摸清

目前,已經對100平方公里的良渚遺址進行了徹底勘探。王寧遠介紹,“我們現在對這個片區的遺址分佈已經摸得比較清楚了,我們總共在這個區域發現了300多個遺址點,比以前的100多個遺址點翻了一倍;另外我們在這個地區還通過一種水利系統的快速調查方法,發現了原來11條水壩之外更多的水壩,揭示了良渚水利系統的完整結構,這樣良渚遺址群所有的家底,我們認為已經摸清了。”

此次發佈的項目中,安徽淩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作為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代表、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中的關鍵節點和關鍵地點,淩家灘的考古新發現,為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更加關鍵的資料。

近年來,淩家灘遺址發掘了一處大型公共建築;一處進出遺址的重要防禦設施。一處位於墓葬區西側的燎祭遺存,共出土器物260余件。石器以鉞佔絕對多數,拼合後完整石鉞60余件。玉器多為殘碎小型飾品。

△淩家灘出土齒輪形玉器

以大型紅燒土遺跡為代表的大型高等級公共建築的發現,深化了對淩家灘聚落佈局的認識;證明淩家灘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級的公共禮儀建築,為大型墓葬、精美玉器的存在尋找到了相匹配的高等級的生活遺存。

淩家灘祭祀遺存的發現,為研究復原當時祭祀場景提供了鮮活的資料,完善了對墓葬祭祀區佈局的認識;200余件器物的出土,豐富了淩家灘陶器玉器的種類;龍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對研究中國史前用玉制度及對歷史時期禮制的影響具有重大意義。

△淩家灘出土最大石鉞

位於蘇州市張家港市金港街道東山村的東山村遺址,2023年至2024年度考古新發現,再次實證東山村遺址是“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代表性遺址。東山村遺址目前已揭示出了崧澤文化高等級墓地、大型房址、紅燒土祭祀廣場、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與小型墓葬實施分區埋葬等重要遺跡,顯示出存在有高於一般聚落且穩定的政治實體,社會已進入古國階段,對深化“古國時代”的認識、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及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江蘇東山村崧澤文化紅燒土祭祀廣場和大中型墓葬(南—北)

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的寺墩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崧澤—良渚文化遺存為主體的中心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5500—4500年,遺址以一橢圓形土墩為中心,周圍分佈十余處小型臺地,週邊有雙重水系環繞,總面積約為150萬平方米。

△寺墩遺址發掘現場

良渚文化時期,寺墩遺址已形成以圓形土墩、周圍臺地和雙重水系環繞的聚落形態。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築而成,北坡發現一處石砌遺跡,可能做排水或護坡之用,墩頂發現多條紅燒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築;墩體北側發現多處良渚文化建築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遺跡。墩東臺地位於內圈水系外側,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佈有兩處良渚文化貴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臺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殘片,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與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存在密切文化聯繫的證據。

寺墩遺址自崧澤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時期的文化形態和聚落佈局的變遷,生動反映了太湖地區史前社會複雜化的形成、發展,並最終邁向早期國家形態的過程。為討論長江下游區域文明發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視角。

這些考古新發現,向我們生動展現了中國史前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們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實證。

(總臺記者 田雲華 夏周)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