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誌: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中國佔一半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11月20日文章,原題:排名前20的科研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國,地方城市發展是關鍵 《自然》雜誌今年發佈的增刊《2024自然指數-科研城市》顯示,中國發表的研究成果繼續強勁增長,在科研城市排名中,排名第一的北京對排名第二的城市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即是證明——前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佔比已經接近後者的兩倍。上海佔據第二名的位置並將紐約擠到第三名的現實,也進一步加強了這一趨勢。全球十大科研城市名單中還有南京、廣州和武漢上榜。
在今年的科研城市數據中,一個更有趣的發展趨勢是中國省會城市的明顯崛起。從西部的成都到東部的合肥,如今這些在西方相對鮮為人知的城市躋身前30名,與歐洲和北美的老牌科研城市並駕齊驅。
隨著中國尋求廣泛傳播本國文化和創新,這些中國城市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研中心,這既有其自身科研實力的原因,也與經濟和政策等推動因素有關。許多快速發展的城市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等關鍵技術領域扮演著“專家”角色。它們的本地目標與中國努力實現經濟自立自強的國家戰略非常一致,例如旨在引領中國轉向重點發展知識驅動型高科技産業的政策。(作者西蒙·貝克)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11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地方城市現已成為世界科學的重要參與者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北京和上海等經濟最發達的中國特大城市自然成為“超級科研城市”;隨著中國的富裕程度、民眾受教育水準和技術成熟度與日俱增,這些特大城市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科研發展。
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一些相對較小的省會城市也在變得具有全球意義,它們成功躋身“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行榜前20名。南京(第5)、武漢(第9)、杭州(第13)、合肥(第15)和西安(第20)就是例子。
此外,數據表明,這些省會城市是自然指數中研究成果增長最快的城市群體。這些趨勢表明,隨著中國政府將科研和創新列為其經濟戰略的核心,這些城市和省份在研發先進技術、追求可持續的技術驅動型增長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過去十年,中國對科研進步的重視不只是基於科學的內在價值,研究和創新被中國更廣泛地視為經濟增長的上游源頭。中國的一些巨大科研設施,例如位於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或擁有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都是中國在兼顧經濟增長和追求卓越科研成果的情況下建造的。中國希望位於偏遠地區的國家級機構和研究實驗室能激發出新的産業、理念和創新項目,並將其運用於這些地區。基於新興技術的大規模區域投資應被視為這一過程的一部分,例如新疆地區總裝機容量高達3.5吉瓦的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項目。
作為安徽省省會,合肥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的自然科學得分高於倫敦、洛杉磯和芝加哥。合肥是中國區域增長戰略的“明星學生”,當地眾多的科研機構和理科畢業生為它提供發展電動汽車産業的沃土。合肥的成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願景——以科學研究為源頭髮展經濟。其他省份嘗試讓當地城市成為下一個成功案例時,不一定要效倣合肥模式,有多種方法可以將科研與中國當地經濟增長聯繫起來。
借助國家力量、國際投資和中國龐大的消費者基礎,科研突破可以迅速從實驗室推向市場,産生最大的經濟影響。因此,在未來幾年,看到其他在西方相對默默無聞的中國城市躍升至科研城市排名榜首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雅各布·德雷爾,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