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一件事”改革撬動政務服務效能大提升——“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落地觀察

2024-11-19 00:17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企業資訊變更“一件事”、信用修復“一件事”、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學“一件事”……一件件關乎企業和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實現了從“多部門來回跑”到“一件事高效辦”。

截至目前,這一政策的落地效果如何?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滿意度、獲得感是否有所提升?將過去企業群眾要跑多個部門辦的事,整合還原為“一件事”,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政務服務改革深意?新華社記者進行了走訪調研。

清單持續擴容 企業群眾辦事更省心

在北京市西城區政務服務大廳,北京星宜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金融街店店長趙鵬正忙著為新開的分店辦理手續。原本以為要去好幾個窗口、跑好幾趟手續,沒想到工作人員告訴他缺少的一份材料回去可以線上提交,證照過幾個工作日就能拿到。

“一趟下來就能拿到新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真是太省心了!”趙鵬説。

開辦餐飲店“一件事”,是今年年初“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提出的第一批重點事項。

第一批事項共計13個,包括企業資訊變更、開辦運輸企業、開辦餐飲店、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信用修復、企業上市合法合規資訊核查、企業破産資訊核查、企業登出登記等8項與經營主體辦事相關的事項;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殘疾人服務、退休等5項與個人辦事相關的事項。

“這些都屬於高頻、面廣、企業群眾反映問題多的事項。‘一件事’改革以破解辦事梗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著力點,從最關鍵的問題抓起、最基礎的環節做起、最明顯的短板補起、老百姓‘最怨最煩’的難事幹起,有助於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説。

這是江西南昌市西湖區市民中心“企業之家”內的中小企業服務(科創)專區(2024年7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重慶市江北區,市民梁一新和記者分享了她給兩個孩子上戶口的經歷:“生老大的時候,我們為了給娃兒辦證件,要在地圖上搜這些辦事機構的地點,一個個問怎麼辦,現在給老二辦就方便多了!在‘渝快辦’平臺上點‘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所有的證件都辦好了,還能郵寄到家。”

今年10月,重慶市在此前的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基礎上新上線了2.0版本。新生兒父母可“一站式”申請聯辦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等10個事項,辦理時限5個工作日。

據了解,首批推出的13個“一件事”,有不少來自各地區各部門探索成熟的工作實踐。如今將這些事項在全國層面推廣,既是各地政務服務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也能夠促進各地互學互鑒。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涉企法律服務一件事”專區為市民提供服務(2024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今年7月,在第一批13個事項落地見效的基礎上,企業遷移登記、就醫費用報銷、申請公租房等8個重點事項對外公佈。

“政策明確各地區各部門逐年推出一批重點事項,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年年推進、事事有成,定能實現積小勝為大勝。”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説。

以“一件事”為牽引 政務服務更高效

上海心動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唐小惠最近剛辦完公司法定代表人資訊變更,本以為手續繁瑣,沒想到在“一網通辦”系統上海企業登記頁面完成法定代表人資訊變更後,沒多久再打開公安、稅務、人社、公積金等相關操作頁面,發現相關資訊已經自動更新了。第二天,她還接到了開戶銀行的電話,被詢問是否需要變更企業賬戶資訊。

“一處變更、多處聯動”,便捷高效的服務背後,是後臺數據的打通,更是以“一件事”為牽引形成的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辦事流程系統性重構。

市民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政務服務中心24小時智慧無人警局辦理業務(2024年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從企業群眾視角出發,政務服務重心向企業群眾“需求側”轉變——

“要及時共用至地方食品經營許可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消防監督管理系統等,相關部門不再重復採集”“從企業視角出發,將企業登記資訊變更後的跨部門、跨層級事項變更進行同步辦理”……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發文,要求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

“從2024年重點事項清單涉及責任部門看,有的事項需要五六個部門配合,有的需要七八個部門配合,有的需要十幾個部門甚至相關企業配合。”孟慶國説,將一件件具體的事項作為切入點,通過對傳統審批流程重構和模式創新,倒逼審批流程優化,牽引行政體制改革,以“小切口”解決政務服務改革中的問題,從而實現政務服務效能大提升。

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政務服務中心,群眾在“政小雲”政務服務諮詢統一線上平臺上諮詢辦理事項(2024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破解多個“門”、多張“網”,推動政務服務全國“一盤棋”——

助企惠企服務專區、民生保障服務專區、“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生育服務專區……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數十個主題服務專區一目了然,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46個國務院部門平臺的政務服務在這裡縱橫貫通,構建起了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

業務不協同、系統不互通、數據不共用、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一度是困擾政務資訊化建設的“老大難”問題。

“‘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提出全面加強政務服務渠道建設,統籌‘一門’‘一網’‘一線’三種渠道,推動‘不打烊’的政務服務全覆蓋、常態化,有助於系統破解跑多個‘門’、上多張‘網’等問題,推動部門協同、數據共用。”馬亮説。

強化機制建設 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完善覆蓋全國的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臺”。

如何促進政務服務“三化”、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改革?

頂層設計同基層探索的有機結合至關重要。圍繞前兩批重點事項清單,國家層面組織具備良好基礎的地區集中探索可行方案,各地也在同步部署、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試點先行。

南京整合市場監管、稅務、人社等多部門資訊,在江蘇省率先推出企業破産資訊核查“一件事”;青島以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試點為契機,在山東省率先推行公租房從資格申請到配租入住全業務、全流程“一件事”一網通辦……

“要加快總結各地各部門的經驗做法並形成相對標準的規範操作方案,加強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同時也要結合地方實際,尊重企業群眾的需求偏好,避免‘一刀切’。”馬亮説。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李家巷村政務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來到大棚內為瓜農辦理社保業務(2024年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政務服務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政務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化,折射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

開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人專窗提供兜底性服務;建立“微笑指數”評價體系,提升政務服務軟實力;提供週末延時服務,解決“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政務服務的溫度在不斷提升。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反映“辦不成事”窗口(2024年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落實好‘高效辦成一件事’,既考驗各地的標準執行、數據共用、新技術應用等‘硬體’條件是否到位,也要看各地領導幹部對政務服務的認識和工作人員素養等‘軟體’條件是否到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璜説,只有“硬體”和“軟體”都得到保障,才能真正高效辦好每一件政務服務“小事項”,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大目標”。

文字記者:潘潔、郝菁

海報設計:劉思錄

統籌:儲興華、林革、李逾男、趙露露

【責任編輯:劉維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