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評論】搭建語言互通之橋 讓世界與中國更近
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會致賀信並祝賀孔子學院成立20週年。習近平指出,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傳承文明的載體、增進理解的橋梁。中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産品,支援服務國際社會開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國作為母語國的責任。(11月16日《人民日報》)
眾所週知,中文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作為中文母語國,中國始終將服務支援各國開展中文教育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致力於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條件的若干國家建設以開展漢語教學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孔子學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南韓成立以來,截至2023年底,全球160個國家(地區),284家中方合作機構和1306家外方合作機構,共同建設著498所孔子學院和773所孔子課堂,為各國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
20年來,孔子學院不僅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國學的全球品牌和教學平臺,也成為傳播語言文化、促進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梁。數據顯示,已有85個國家把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國際中文學習者和使用者累計已超過2億人。今年世界中文大會,更是吸引來自1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政府官員、校長、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和駐華使節等出席會議。可以説,20年蓬勃發展的國際中文教育,為各國民眾學習中文打開了重要窗口,為增進中國與各國人民友誼架起了溝通橋梁,也為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搭建了廣闊平臺。
“中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智慧。”“中國為世界的進步樹立了榜樣,為各國參與全球進步並從中受益創造了機會。”這些年來,一方面是孔子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從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為增進國際理解、促進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鑒貢獻了力量。另一方面是國際中文教育廣受歡迎,彰顯了開放包容的魅力,展現了互學互鑒的價值,體現著合作共贏的精神,凝結著中外人士共同的心血。
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面向未來,中國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用、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堅信:以“聯通融合 傳承創新”為主題的世界中文大會,定會堅持守正創新,加強聯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識,努力搭建語言互通之橋、理解互信之橋、文明互鑒之橋,讓世界與中國更近,讓世界各國更加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王小梅)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