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評論】讀懂記者的“者”字深意
11月8日,廣大新聞工作者迎來第二十五個記者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記者的“者”字都指向了共同的價值追求,那就是把新聞做好。所有的記者,都是風雨兼程的“趕路人”,都是用雙腳去跋涉、雙眼去發現、一顆心去記錄的媒體人,“小鏡頭”裏是“大時代”,“小筆頭”裏有“大能量”,他們不斷出發,書寫著時代亦是自己的榮光。
媒體人,是實踐的探索者和精神的傳承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資訊是決策的基礎,資訊從實踐中獲得。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必須不斷增強腳力,增強群眾思維、實踐思維,踐行黨的宗旨、堅持實踐第一。理論的闡述只有依託現實的探索總結才能找準著力點。新時代的媒體人只有走出去實踐,深入人民群眾中去看見,通過實地考察社會民生,保持敏銳與冷靜,才能還事件本身最真實、最立體的原貌,才能將發現與思考後的所得由鏡頭語言進行表達,找尋到文字裏的那份力量。新時代的媒體人心懷遠方,懷揣信念與堅持,用足跡去見證一個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用熾熱的心去追尋鑲嵌在事物百態中的真理,邁開雙腿、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以人文關懷融入民生百態,讓文風更接“地氣”,用質樸真實的筆觸和鏡頭反映社會現實,從而賦予新聞報道強勁的時代生命力。走出去是媒體人的常態,“悟言一室之內”也是媒體人的工作常態,討論、定稿、改新聞、傳資訊、排版校對,媒體人以嚴謹認真的態度讓文字折射萬物之光、激蕩時代力量、發出奮進之音。火焰不熄、激情不改,媒體人舉起的是精神火炬,照亮的是真理星空。
媒體人,是現實的記錄者和能量的傳遞者。十載春秋,鐵肩不改,薪火相傳,使命如歌。時間見證著媒體人的成長,媒體人見證著社會的發展,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使命擔當。“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與使命相互呼應,敲響著媒體人矢志前行的鼓點。不同職業有不同職業的職責與使命,新時代的媒體人必須讀懂時代所賦予的責任與義務,切實承擔起新時代黨的新聞工作職責使命,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他們以現實為基礎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通過攝影鏡頭讓瞬間和永恒共存,留存真實的美麗,讓文字裏的精彩生動和照片中的視覺美感在新媒體形態中釋放出思想的傳動力。他們也是能量的傳遞者。閃動在鏡頭裏的是媒體人的初心,流淌在文字中的是媒體人的使命。媒體人要將鏡頭聚焦在群眾最關切的社會熱點上,用文字闡釋出對社會的理解,繼而傳導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社會正能量。如何有效挖掘、有力宣傳時代好聲音,講好故事、突出特色,傳播共識、守護公信,是當代媒體人的思考內容和努力方向,更體現著一個媒體人的職業內涵。
媒體人,是社會的瞭望者和發展的鼓動者。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必須強化學習,練就過硬本領,才能擁有一雙瞭望的眼,從現象中看到更深層、更本質的內容。他們不斷增強眼力,高度關注社會熱點、發展難點、民生焦點,學會多方面、多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增強由小及大、由點及面看問題的能力,突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障礙,使新聞報道既能經得起事實檢驗,又對解決現實問題、推動長遠發展有促進作用;不斷增強腦力,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把學習當作緊迫的任務、永恒的追求,結合新聞輿論工作實際加強積累、深鑽細研;不斷增強筆力,提高寫作技能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他們不斷創新話語表達方式,採取群眾喜聞樂見、便於接受的載體形式,讓我們的新聞報道更接地氣、聚人氣,更有情感、有溫度。除此之外,他們還具備用好“融媒體”的本領,讓新聞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創新融合中發出更加響亮的“好聲音”,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郭素嬌)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