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評論】讓“五老”們盡享“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多彩生活
桑榆未晚,為霞滿天。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上海市楊浦區“老楊樹宣講匯”全體同志回信,對他們表示親切問候並提出殷切希望。“老楊樹宣講匯”由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楊浦區的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組成,主要面向基層群眾開展黨的創新理論、人民城市理念等宣講活動。
“牢記黨恩、發揮餘熱、老有所為、服務社會”不再是一句空話套話。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697萬人,佔總人口的21.1%,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其中,68%的老齡群體在退休後有強烈的就業意願,有46.7%的老齡求職者是為了尋求個人和社會價值,19%的是希望發揮所長繼續追求職業發展,34.3%的是希望增加收入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基於此,想要推動“銀齡行動”提質擴面,必須通過政策引導、社會動員、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營造老年人想參與、能參與、樂參與的社會氛圍,讓廣大“銀發族”展現桑榆擔當,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
完善保障制度,護航“老有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鼓勵老年人在有能力、有意願的情況下從事相關的教育、諮詢、公益等活動。基於此,各地關工委要積極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出臺保障和激勵老年人就業的相關政策,建立系統的老年人就業保障制度。比如,對於雇用老年人的用人單位給予稅收優惠或經濟補貼、額外醫療保險制度、高齡職工保護條例、禁止年齡歧視等,界定用人單位針對就業老年人的權利、義務,以及老年人就業的管理部門及其相應的責任、義務,保障老年人平等就業的權益,讓老年人依法依規展示自我、發光發熱。
開展多元服務,確保“老有可為”。老年群體在勞動崗位中長年積累了許多知識、技能和經驗,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寶貴財富。各級關工委要積極構建多元服務體系,尤其依託退休幹部黨支部、老年大學、老幹部活動中心等陣地,一方面,對有能力、有認知、有心力的老年人要進行一次全面分類登記,為老年人才、為老服務機構、用人單位等提供老年人才資訊服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五老”政治優勢,發展壯大“銀發宣講團”“老年合唱團”隊伍,深入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先進文化。此外,還要大力引導“五老”們通過志願服務參與基層治理、民事調解、文教衛生等事務,匯聚“銀發”智慧,貢獻“桑榆”力量。
強化關心關愛,尊重“老有所為”。各級黨委政府尤其相關部門要以開放包容、真誠相待的心態,幫助老年人發揮餘熱、創造價值、體會“被需要”的快樂,讓全社會充分認識老年人的價值。只要抓住“老有所為”中這個充滿活力的“為”字,大力推進少數低齡老年人的需求,就一定能夠讓更多的老年朋友盡享“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多彩生活。(朱波)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