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國際深一度:美國大選,“鈔能力”下的權力遊戲

2024-11-04 14: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11月4日電(鄭雲天)《紐約時報》11月1日刊文稱,越來越多的富豪們正在捲入這場極富戲劇性的美國大選中,非同尋常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刺激他們發揮“鈔能力”試圖影響這次大選。

美國的富翁一貫慷慨資助自己看好的候選人,以求在政治領域施加影響力。不受監督的“匿名獻金”渠道,更讓他們可以放開手腳燒錢。

但今天的美國億萬富翁們,似乎已不甘於幕後的金主角色,他們更願意走向臺前,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當金主?他們慷慨解囊

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最新數據,截至9月30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裏斯第三季度籌款總額超過10億美元,打破了拜登8.88億美元的單季紀錄。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第三季度則籌集到了3.397億美元,9月份籌得6270萬美元,不到哈裏斯當月籌款總額的三分之一。

儘管在總額上,特朗普方面不敵對手,但支援他的億萬富翁人數更多,看上去也更為慷慨。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2024年第三季度向特朗普捐款約7500萬美元,成為共和黨最大金主。同時,馬斯克還成為了特朗普的“代理人”,陪同特朗普出席競選集會。

馬斯克同已故賭場大亨阿德爾森的妻子米麗婭姆·阿德爾森,以及Uline公司行政總裁理查德·烏伊萊因三人,共為特朗普提供約2.2億美元的競選資金。

儘管如此,特朗普還是不甚滿意。

據《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特朗普一度告訴金主們,他為他們省了很多稅,但有些金主不願埋單。比如米麗婭姆·阿德爾森,特朗普曾表示她會捐2.5億美元,結果沒有達到這個數字。2024年4月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和油氣行業金主會面時,就曾抱怨他們籌集的款項不夠,應該幫他籌集10億美元才對。

哈裏斯方面,也不乏億萬富豪鼎力相助。據《紐約時報》報道,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這次選舉中向哈裏斯方面捐款達到5000萬美元。

比爾·蓋茨一直宣稱自己不偏向民主黨,也不偏向共和黨,希望在慈善和氣候活動上與兩黨都保持合作。不過這次,蓋茨聲稱,他擔心特朗普當選後,對氣候活動的發展有負面影響。

另外,蓋茨的兩個兒子都是民主黨的熱心金主,也是他們不斷影響父親,蓋茨也最終站出來“燒錢”支援民主黨。

每一分錢,都不會白花

據《紐約時報》披露,有一些富豪雖然支援哈裏斯,但是擔心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他們會遭到報復,所以不希望公開站隊惹麻煩。“匿名獻金”無疑是一個更為穩妥的選擇。

什麼是“匿名獻金”呢?

美國法律規定,聯邦公職候選人必須向聯邦選舉委員會報告其競選捐款人,聯邦選舉委員會再將這些公佈給公眾。

然而,這項法律存在漏洞。

根據美國稅法,被指定為社會福利組織或行業協會的非營利組織,可以在不披露財務來源的情況下向候選人捐款。或者,捐贈者也可以通過成立空殼公司來進行捐款。

這兩種政治捐款,便被稱為“匿名獻金”。

2011年,一家名為W Spann LLC的神秘公司向時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捐贈了100萬美元。這家公司是在捐款前不久成立的,並且在捐款後不久就關閉了,等於説,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捐這100萬美元。  

如此離譜的行為在被媒體曝光後引來公眾關注,羅姆尼的朋友、貝恩資本高管愛德華·康納德被迫承認,這家空殼公司是他成立的。

但更多的“匿名獻金”捐贈者並不會被發現。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民主黨長期以來一直是“匿名獻金”的批判者,認為這只會更方便億萬富翁用金錢影響政治。哈裏斯本人甚至曾批評特朗普説:“特朗普擁有鉅額捐贈者、大公司和匿名獻金,他們願意開支票幫他再執政四年。”

不過,根據美國媒體報道,2024年,哈裏斯陣營收到的“匿名獻金”可能比特朗普還要多。根據美國媒體對聯邦選舉委員會數據的分析,支援哈裏斯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在本屆選舉週期內,從“匿名獻金”團體籌集了至少1.958億美元,超過特朗普。

對億萬富翁來説,這些投入不會白白浪費。當你錢給得足夠多,甚至可以讓總統親自出馬為你解決麻煩,開除掉你“看不順眼”的政府官員。

美國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主管金融犯罪,位高權重,號稱“華爾街警長”。在奧巴馬任期內,這一職位屬於普裏特·巴拉拉,巴拉拉以內幕交易和證券欺詐罪名起訴過100多位華爾街高管,被不少億萬富翁視為“眼中釘”。

2016年,特朗普贏得大選,成為美國總統。不過一開始巴拉拉並不擔心,因為其出道時曾擔任參議員查克·舒默的助手,而查克·舒默曾是特朗普的好友。

但這層關係並沒有保住巴拉拉的職位,因為華爾街的對衝基金大佬們不能再忍受他。有分析認為,這些金主通過特朗普的法律顧問馬克·卡索維茨施加影響,最終開除了巴拉拉。

“寡頭制”下,誰是美國的主人?

美國政治與金錢的關係水乳交融,由來已久。不過,近年來的一些跡象讓美國人産生了新的擔憂,億萬富翁們不再只滿足於在幕後干預政治,他們越來越多地走向臺前,有壟斷政治和經濟權力的“寡頭化”趨勢。

據美國媒體《政客》報道,曾擔任特朗普政策顧問的菲奧娜·希爾表示,美國政治體制正在走向專制,一個關鍵跡象是,億萬富翁階層的行為越來越像寡頭。

希爾表示,美國億萬富翁在經濟層面獲得了壟斷的權力,許多規模較小或實力較弱的企業倒閉了,實力較強的公司則收購了各個行業的競爭對手。在政治層面,越來越多的美國富翁正從幕後走向臺前,試圖直接掌握權力。

特朗普本人就曾是民主黨的幕後金主,但他最終自己出馬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馬斯克在本輪大選週期內,先後高調支援德桑蒂斯和特朗普兩位共和黨候選人,還建議特朗普成立一個政府效率委員會,表示自己願意在其中任職。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也站到了臺前。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報道,貝佐斯干預了自己旗下媒體《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阻止編輯部發佈對哈裏斯的背書。

有分析認為,媒體是民眾制約富人權力的主要方式,所以控制媒體也是億萬富翁寡頭化的重要一步。馬斯克收購了最大的社交媒體X,貝佐斯控制了《華盛頓郵報》。

此外,在過去十年,許多美國億萬富翁們收購了《波士頓環球報》《拉斯維加斯評論報》《大西洋月刊》《洛杉磯時報》等新聞媒體。

美國共同夢想網站刊文稱,馬斯克的行為讓人們回想起回想起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等鍍金時代的“強盜大亨”,馬斯克的財富和影響力甚至遠遠超過這些前輩,他的個人財富與一個中等國家相當,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萬億美元富翁。

洛克菲勒當年犯下的一個大錯誤,就是沒有收購媒體。如果洛克菲勒有媒介來引導輿論,美國的歷史可能會大不相同。現在的美國富翁不準備再犯這個錯誤了。

希爾對“寡頭制下的美國”有悲觀的預測:“當一切都圍繞著一小撮非常有權勢的商人和政客而展開時,經濟體系和政治體系就會萎縮,我們其他人只是這個寡頭階層的附屬品,只有那些與掌權者關係密切的人才能出人頭地。”

名為 “民主選舉”,實則金錢至上。誰掏錢多,誰就有更大話語權,甚至幕後老闆的角色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富翁了,寡頭,才是他們更具野心的目標。美國日益猖獗的金錢政治,難免讓人困惑,究竟誰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