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共産黨主席:最近幾場會議,折射出中國與西方理念大不同
導讀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的國際責任與和平願景。中國對內深化改革,對外加強合作,旨在通過對話解決國際爭端,打造更加公平的國際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做法與美西方固守冷戰思維、煽動集團對抗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及三大全球倡議,體現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近幾個月來,兩次意義重大的會議在北京順利召開。一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了中國深化改革的路徑與策略,以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二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為世界指明瞭一條在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與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和平解決國際衝突的道路。
以馬克思主義對當前地緣政治局勢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這兩次會議文件所蘊含的理論與實踐原則在戰略角度上是直接相關的。如果大部分國家資源不是被用於發展援助項目,消除全球貧困,為全人類建立一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平與進步的未來,而是被傾注于維繫軍國主義的持續擴張,那麼就不可能有國家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因此,這兩次重要會議中的一些內容值得特別強調,這對於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促進馬克思主義與相關國家實際需求相適應,是至關重要的。儘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國情下的獨特應用,具有不可複製性,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精髓和主張,卻具有普遍的研究價值,可以適應全球多樣化和多元化的大背景。
繼續深化改革,將為實現發展目標、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創造必要條件。然而,若缺乏一個以真誠對話與合作為基石的國際關係框架,反之以冷戰思維為導向,將世界劃分為彼此割裂與對立的陣營,迫使各國無謂地增加軍費開支,則無疑將加大實現上述目標的難度。因此,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倡導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
在當前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既要致力於經濟發展,又要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並將安全作為保障社會穩定的基石。
任何改革均應認識到,現代化建設應致力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需要我們積極行動,持續降低碳排放與污染物排放水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同時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助力推動生態建設。
歸根結底,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促進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與應用。然而,在全球日益相互依存的背景下,若忽視國際問題的重要性,將極大增加這一任務的難度。中國致力於通過深化改革來實現高水準的現代化,這一進程與中國主張的共同應對人類挑戰、推動國際社會和平與和諧進步的願景緊密相連。這正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之間的重要聯繫所在,它彰顯了中國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約近期也舉行了峰會,繼續在其成員國間推行冷戰思維,即一國的安全必須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安全為代價。冷戰思維將國際社會劃分為互不相容的對立陣營,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致力於深化國家間的相互尊重,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後者充分體現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些原則涵蓋安全、經濟和外交等核心議題,促進了對國際法的公正詮釋,不允許霸權國家將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強加給其他國家。這一框架呼籲建立更加公平的南北關係,推動加強南南合作,助力更多國家擺脫不發達與貧困的狀態。
國際社會是一個多元交融的舞臺,匯聚了豐富多樣的文化、文明、宗教以及差異化的經濟與社會制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主張,任何制度或文明均不得訴諸武力以強加其意志於他人,強調世界各文明均蘊含著值得相互借鑒與學習的積極要素。只有克服狹隘的集團政治與“勢力範圍”思維,才能有效化解影響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間的緊張與衝突。
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所倡導的共同安全模式,致力於終結世界被劃分為富裕北方與貧困南方,南方國家長期依附於北方國家的格局。此模式旨在推動南北關係的公平化,深化南南合作,助力更多國家擺脫不發達與貧困狀態。其核心理念在於,唯有解決貧困問題,方能使各國人民真正實現和平共處,因為一個更加繁榮的世界,必然是更加安全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均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旨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它們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宏偉、影響最深遠的發展合作倡議。
作者:何塞·路易斯·森特裏亞(José Luis Centella) 西班牙共産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