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傳承與創新並重,培育新質生産力是白酒産業轉型必經之路

2024-10-08 10:47

來源:中新經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白酒作為我國少數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定價權的優勢産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變革和激烈競爭。

白酒消費回歸理性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成為白酒産業亟需思考的問題。

這樣的背景下,老字號醬酒金壺春今年以來的銷售額逆勢取得了同比增長78.6%的不俗成績。

“我們最可貴的一點就是堅持。這麼多年不論白酒行業如何沉浮,我們的酒一直是(用)好的基酒,好的原材料,茅源菌種和古法釀造工藝。”安順市首屆酒行業協會專家組組長、高級工程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任平壩酒廠20餘年廠長、黨委書記的陳先潤先生説。

作為首批貴州老字號國營酒企,自1952年建廠以來的70餘年間,平壩酒廠以“傳幫帶”體系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釀酒工匠,傳承著古法工藝和老一輩釀酒師傅的寶貴經驗和技術。酒廠多次被評為先進企業,1992年還被國家六部委聯合授予“大型二檔企業”稱號。在酒廠廠史館中陳列著大量的獎盃、證書、錦旗以及消費者的題字。

縱觀中國白酒産業發展長河,白酒不僅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産物,更是對天地自然規律的尊崇與持續創新創造。可以説,平壩金壺春醬酒的成功正是對自然的神奇、釀造的奧秘、科技的創新的融合範例。

水乃酒之魂,有佳泉之地,必有佳釀。金壺春所屬的平壩酒廠位於黔中腹地的平壩縣城,城內永不千涸、大雨不暴漲、水漲不渾濁、透澈澄碧、清香甘美的井泉競相噴涌,素有“百泉之城”的美稱。

據史料記載,平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當地歷史悠久的釀酒業。

1988年,考古學家們首次在貴州高原上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彩色泥質灰陶器,正是發掘自平壩飛虎山遺址,説明早在新石器時期,生活在平壩境內的遠古居民就已有酒或類似于酒的飲料的生産與飲用。1965年在平壩縣金銀鄉六朝墓葬中,出土的東漢“永元罐”及罐上至今仍清晰可辨的33字銘文,證明了東漢時期平壩的釀酒業就已相當發達。

1964年,茅臺“兩期試點”計劃正式實施,該計劃由國家輕工業部主導,在國家級釀酒專家周恒剛以及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多個國字頭部門專家的上萬次實驗攻堅下,終於在1966年從茅臺酒曲中成功分離出11株能決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種。

1970年代,平壩酒廠在有關部門的交涉下獲授了這11株核心菌種後,開始試製金壺春醬酒。在試製過程中,全國白酒界泰斗秦含章、周恒剛、沈怡方等專家多次到平壩酒廠檢查指導試製工作時,都曾讚嘆平壩釀酒環境得天獨厚,可遇不可求。

釀造金壺春過程中,酒廠嚴選貴州特有的紅纓子糯高粱、小麥以及優質山泉水等原料,遵循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等古法釀造工藝,嚴格執行“12987”釀造工序和“三高三長”“順天應時”等釀造特點。

1984年,平壩成功釀製出貴州名酒金壺春醬酒。自問世以來,金壺春醬酒深受廣大消費者讚譽,被傳頌為貴州“老三春”,遠銷全國各地。在歷屆名酒品評會上,曾先後榮獲國家輕工業部84金盃獎、貴州名酒獎、名酒金尊獎、輕工業優質出口産品金質獎等國內、國際大獎30余項。

周恒剛在品嘗金壺春後更是盛讚其為“酒國精英、黔中神品、平壩奇葩”,並賦詩讚曰:“黔境佳釀有金壺,杜康品後盡折服。質地兼優春常在,群英酒中出諸候。”

正如利用“茅源菌種”不斷升級産品的金壺春範例所彰顯的,利用微生物培養、篩選微生物菌株的科技創新來提升白酒品質,正是新質生産力賦能白酒産業的重要手段。

面對市場,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酒企可以實時收集、分析銷售和市場等各個環節的數據,更深入地洞察消費者的購買歷史、口味偏好、社交互動等多維度資訊數據,更準確地把控市場動銷節奏,為規劃新品以及制定更精準的市場行銷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援。

在全球化、數智技術化以及品質為王的趨勢之下,酒企只有傳承與創新並重,培育提升新質生産力,賦能自身的生産創新、行銷創新、産業鏈管理創新,向高效化、高質化和高端化的方向發展,才能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責任編輯:馬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