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我看到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4-09-27 07:18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錢佳音】“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富強,這是一個非凡的旅程。”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問題學者狄伯傑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説。1991年在尼赫魯大學完成本科及碩士學習後,狄伯傑來到北大歷史系學習,之後見證了中國的迅速發展。狄伯傑向記者分享了他與中國結緣的故事,並強調三大全球倡議聚焦減貧等領域,都是以人為本的。

環球時報:您第一次接觸中文是什麼時候?為什麼對研究中國感興趣?

狄伯傑:現在回想起來,我第一次聽到英文“中國”這個詞,是我童年時在家鄉喜馬偕爾邦的民歌中聽到的。我隱約記得,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也提到中國。然而,這些都是對中國的“無意識認知”,當時並沒有讓我進一步了解中國。我第一次有意識地與中國“發生聯繫”是通過一本關於東亞歷史的書,這本書是我在高中時從一所大學的圖書館借來的。那一次我不僅了解了中國文明,還看到了其對日本等國的影響。我對秦始皇、唐朝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對甲骨文以及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大發現非常著迷。這就是中國吸引我的地方。

至於為什麼我對研究中國感興趣,我認為歷史上的印度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都對全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即使在今天,歷史似乎也在重演——我們正在見證印度和中國的崛起。

環球時報:您翻譯過許多中國古代名著。您認為這些書體現了中國文明的哪些方面?中印文化間存在什麼共同點?

狄伯傑:我翻譯過《四書》《中國古典詩詞》《紅樓夢》等作品,不過一些書還沒有出版。我認為,由於印度和中國都是東方文明國家,兩國的價值體系有相似之處,都重視道德、和諧、誠實、忠誠和孝道等。

環球時報:1991年的中國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33年過去了,您認為中國的哪些變化讓您最印象深刻?

狄伯傑:1991年第一次到中國時,北京幾乎看不到摩天大樓,馬路也不寬,外國進口商品很稀缺,只能在一些指定地方如友誼商店才能買到。

1996年和2001年我再次來到中國時,看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公共設施如地鐵、鐵路、住房和排水系統前所未有地得到擴展和完善;大學校園裏涌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大型購物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外國品牌商品如今也在中國製造。城市裏充滿了外來務工人員,巨大的建設能力正在為未來打下基礎。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工業化和現代化進一步加速。2000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約為1.2萬億美元,到2021年這一數字就躍升至17.8萬億美元。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成了區域和全球的主要貿易夥伴,同時縮小了與美國在技術方面的差距。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富強,這是一個非凡的旅程。1949年,中國基本上是個農業國家,農業在經濟中佔據主要地位,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人民幣,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左右。如今,超過66%的中國人口生活在城市裏,中國的每人平均收入和預期壽命分別達到了1.3萬美元上下和78歲左右。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及其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尤其是中國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

狄伯傑:我認為這些倡議已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支柱。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前者強調在相互尊重、平等和互利的基礎上建立中國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關係,後者主要針對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旨在提高各個領域建設能力。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已經被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這些倡議的一些明確目標包括聚焦減貧、糧食安全、綠色發展等,這些都是以人為本的。

環球時報:長期以來,您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印學生之間的交流互鑒。您如何評價中印交流互鑒的重要性?

狄伯傑: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和重要鄰國,中國對印度來説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印度)會有很多人對漢語和漢學感興趣。我相信,如果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了解漢語,他們就越能更好地了解中國。

這也將使印度學者能夠有更多自己的對中國的認識,而不是依賴外部信源和觀點。相互交流,特別是人文交流,是印中睦鄰友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月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