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從“三張答卷”看河南經濟發展新成色
新華社鄭州9月25日電 題: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從“三張答卷”看河南經濟發展新成色
新華社記者李俊、雙瑞、翟濯
鄭州,龍湖之畔,一座建築面積超8萬平方米的中原科技城數智研發中心正拔地而起,將為河南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再添“新引擎”。
當前,河南正通過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持續推動經濟轉型、拓展消費空間、擴大對外開放,經濟高品質發展成色更足、活力更旺,在新起點上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
“創新答卷”:科技創新激發轉型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河南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産量同比分別增長69.6%、65.0%、54.1%。處於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兩大國家戰略交匯點的河南,正以創新驅動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河南産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充裕,是傳統的材料、裝備、食品工業大省。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河南迫切需要構建一個與製造強省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破解製造業結構“重”、創新“弱”、鏈條“短”問題,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從2021年起,面對“不成創新高地,就成發展洼地”的緊迫形勢,河南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置於全省十大發展戰略之首,錨定發展方向,靠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
河南成立省級科技創新委員會,財政科技支出連續突破300億元、400億元大關。創新體系上,中原農谷、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三足鼎立”,省實驗室等高層次創新平臺多點開花。
5月16日,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中原農谷實驗室內進行高粱樣品篩選。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河南省科學院前瞻佈局了量子、智慧創智等16家研究所,牽頭組建墨子、黃淮等省實驗室和中原人工智慧、超硬材料等省産業技術研究院,與骨幹企業聯合啟動20余項“卡脖子”技術難題攻關……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程度不斷加深。
不久前召開的2024世界製造業大會上,河南24家企業上榜“2024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近年來,河南把製造業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戰略,助推産業不斷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
産業發展的含新量更足。河南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近3年分別年均增長10.8%、14.6%。3年來,河南引導規上工業企業與高校共建1503家研發中心;41家省産業研究院啟動重大技術攻關項目319個;建設50家省中試基地,累計轉化科技成果391項。
“當前,河南努力把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數’,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推動新質生産力持續壯大。”河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相關負責人説。
“消費答卷”:優化供給拓展增長新空間
在位於鄭州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21座劇場分佈其中,借助“聲、光、電、畫”等高度整合化與智慧數字系統,景區創新文旅消費新場景,讓遊客在欣賞話劇的同時,感受“移步易景、轉眼千年”,沉浸式體驗厚重的中原文化與燦爛的華夏文明。
去年觀劇人數1200萬人次,超七成來自省外,“85後”客群佔比超八成;今年上半年,客流量接近1000萬……憑藉亮眼的數據,這個景區成為全國文旅市場的一匹黑馬。
近年來,河南立足豐厚的文化資源,通過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科技賦能,發展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産品,不斷提升文化供給水準,為國內外遊客提供多樣態的文旅消費新體驗。
從考古盲盒到種子冰箱貼,從玉佩棒棒糖到文物修復套裝,近年來,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創類新産品屢出爆款,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截至目前,其文創産品已超過2000款,涵蓋了玩具、文具、糕點、樂器、服飾等多個品類,合作企業200多家,2023年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
2023年2月28日,遊客在洛陽市洛邑古城遊玩。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成立近30年的胖東來商超,近年來憑藉趕超景區的火爆人氣頻頻出圈,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紛至遝來,被一些網友稱為“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選材良心”“貨真價實”“對消費者極度貼心”是胖東來商超變“景點”的流量密碼。
高品質的供給激發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更高品質的供給。今年1-8月份,河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51.96億元,同比增長5.7%。蜜雪冰城、鍋圈食匯、巴奴火鍋……一批消費領域的龍頭企業不斷打造新亮點、新場景、新業態,為拓展國內大市場的活力與潛力持續注入新動能。
“開放答卷”:樞紐建設暢通迴圈新通道
伴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長鳴,一列滿載260余臺比亞迪商品車的列車,從新建鄭州國際陸港鐵路作業場站緩緩駛出,隨後將經甘肅蘭州等地,出口至烏茲別克。依託鄭州國際陸港的物流便利優勢,更多“河南造”的比亞迪汽車正在走向世界。
西融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聯長江經濟帶……地處眾多經濟帶交匯處的河南,正緊抓新機遇,不斷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積極打造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內對外經濟新走廊。
在週口中心港碼頭,多位船老大直言,無論是建設規模還是配套設施,週口中心港都令人稱道。吸引他們來週口“闖碼頭”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運輸需求。
以週口港、淮濱港為代表的內河航運加快融入“絲路海運”;建成“米”字形高鐵網並實現“市市通高鐵”;鄭州機場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際樞紐航線網路;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8300公里……目前,河南已形成空港、陸港、公路港、水港、口岸銜接融合的多式聯運大格局,為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提供堅實的通道保障。
4月25日拍攝的鄭州航空港區比亞迪總裝工廠新能源汽車“宋Pro”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立足完備的立體交通網路,河南以物流聚産業,推動産業升級,擴大對外開放。鄭州航空港區依託“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培育了以富士康、超聚變為頭雁的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智慧終端、新能源、伺服器等3個千億級産業集群,還發展了生物醫藥、半導體、航空物流等一批百億級産業集群。
中原的零食茶葉、東北的工程機械、珠三角地區的家電機械……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搭乘中歐班列(鄭州)走出國門。乘著中部地區崛起的東風,不沿邊、不靠海的河南,正加速擁抱世界,從“內陸腹地”奮力邁向“開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