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英國專家:西方需保持遠見,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2024-09-25 08:13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蘇雅瑄 陳子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凱瑞·布朗1991年就曾到訪中國,之後幾乎走遍了中國每一個省份和自治區。近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布朗感慨説,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中國的14億多人以及很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物質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這對中國和人類來説都是巨大的成就。

環球時報:您能否分享一下第一次來華的經歷和對中國的最初印象?這對您日後的研究以及觀察中國的視角産生了何種影響?

布朗:1991年,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京待了一週。一切似乎都很陌生,當時我還不會説中文,這讓旅程變得更具挑戰性。相比于坐地鐵,我更喜歡步行,所以那時候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在步行至城市各處景點的路上。當然,彼時的中國遠沒有今天這麼發達,所以回憶昔日中國的生活條件,更有助於我體會今天中國的變化。

環球時報:在這麼多年研究中國的過程中,您有哪些最難忘的經歷?

布朗:這些年來,從西安的村委會、居委會,到南方的國有企業,再到東北的大慶油田,我通過實地走訪觀察中國。有一年冬天,我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所大學講課。我最珍視的,是能夠從不同身份的中國人身上學到東西,包括他們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國家正在發生的一切。中國人一直是我最好的老師,多年來我與中國人進行了許多精彩的對話。

環球時報:中國社會有哪些變化讓您印象深刻?

布朗:中國已證明她能取得令人驚喜的成就,你永遠無法輕易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實際上,1978年時,西方沒有人真正看清中國即將發生什麼。而今,當我把 1991 年我所了解的中國與其今天的樣貌進行比較時,它們似乎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交通和基礎設施的變化震撼了我,如今從北京到上海乘坐高鐵竟然僅需4個小時左右。1994年我第一次坐火車走這條線路時,還需要約12小時車程。

至於中國的社會,我認為今天我所認識的中國人,無論是朋友、學生還是同事,他們都具有很強的國際觀念,對外部世界的接觸和了解程度要比過去高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數百萬中國年輕人曾經出國留學,還有更多人出國旅遊。

中國顯然已經是一個全球性大國,人們需要了解中國是什麼,不是什麼。最近到訪中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環境、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公共衛生改善甚至是應對心理健康挑戰等重大問題上,人們達成了廣泛的共識。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貢獻?

布朗:儘管今天西方對全球形勢持悲觀態度,但中國的14億多人以及很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物質生活,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這對中國和人類來説都是巨大的成就。

中國正在全球扮演一些角色,因為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日益成為技術的主要創新國。中國和西方都需要建立一個更好的關係框架來聯繫彼此,在應對共同挑戰的同時,更好地處理彼此間的分歧。

環球時報:在新書《大逆轉:英國、中國和400年的較量》中,您提到英中關係反映了更廣泛的全球權力轉移。當前全球權力動態的趨勢是什麼?英中關係的變化為當今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政策提供了哪些重要啟示?

布朗:在這本書中,我談到了經濟、知識、軍事實力和地緣政治力量等領域。在之前的幾百年時間裏,英國在上述領域的影響力和實力都在中國之上,但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我們需要保持遠見,顯然中國還想繼續提升在諸如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的發展,而西方也可以從中受益。

在我看來,最糟糕的態度是採取零和博弈的方法。用二元論來解決問題是無濟於事的。這就好比用牛頓之前的物理學來處理量子世界的問題一樣。 從英中兩國歷史中得到的重要啟示是,儘管(國家之間)有時會遇到巨大的挑戰,但雙方在多數領域仍然可以合作。作為國家,我們之間從未停止相互交流。當我們邁入一個日益複雜的時期時,我們需要記住這些。

【責任編輯:王月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