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怎樣理解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揭示了新形勢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內涵和新要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指導意義。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都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的重要形式,是我國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主動、國際競爭主動的必然選擇,也是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實際行動。
第一,擴大自主開放是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特徵。自主開放反映了主動擴大開放的意願,與被動開放、被迫開放相對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比如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就是自主開放的重要實踐。在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率先推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自然人職業資格、專業服務、金融、文化等領域作出主動開放安排;支援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新時代新征程上,擴大自主開放是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題中之義。自主開放可以理解為在沒有國際條約和承諾約束下,立足我國自身發展需要、兼顧與世界良性互動需要,結合不同行業和領域特點,有節奏、有範圍、有層次地主動開放。一方面體現在“以我為主”,既不是只能在對等原則下才開放,也不是迫於外界壓力不得已開放,而是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統籌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另一方面體現在“合作共贏”,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交融背景下,注重我國開放發展的外部效應,通過推進自身開放促進世界共同開放,實現良性互動。可以説,擴大自主開放,對內是更好發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動力作用,對外是更好發揮以開放促合作促共贏的引領作用,有利於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也有利於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的雙贏之舉。
第二,擴大單邊開放是我國對最不發達國家的一貫政策。單邊開放與對等開放、互惠開放、條約開放相對應,是指無論對方是否對自己開放,一國或經濟體都單方面、主動向對方擴大開放,因而具有不尋求對應開放、基本不受協議約束、不違反現行規則的特點。我國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單邊給惠,可幫助其更好融入國際市場,實現共同發展,也彰顯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關稅待遇方面,中國是最早給予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待遇的發展中國家之一。目前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享受95%-98%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市場準入方面,在涉及最不發達國家的自貿協定談判中,對其貨物貿易和投資服務開放範圍要求更小、給予更長過渡期;為非洲農産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多雙邊合作方面,在世界貿易組織捐資實施“最不發達國家及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項目”,幫助其更好融入多邊貿易體制;開展能力建設合作,幫助有關國家提升經貿合作水準。
第三,當前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可以多措並舉。一是放寬市場準入。有序擴大我國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電信、網際網路、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二是發揮開放平臺先行先試作用。更好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示範作用,及時將具備條件的試點措施推廣至其他自貿試驗區。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在産權保護、産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三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産品。加強涉及利率、匯率、資本流動、人民幣國際化等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多雙邊協調。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建立同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合規機制,優化開放合作環境。四是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在多邊、區域和雙邊合作中充分考慮其關切,堅持支援最不發達國家等有關發展中國家立場。同時,實施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擴大中外人員交流,讓更多外國人親身感受真實的中國,壯大知華友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