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學者:用田野調查研究的方法看中國
托馬斯·海貝勒,是一位致力於客觀呈現當代中國政治和社會、促進中德了解互信的德國學者。少年時,媽媽將一本世界地理書送給托馬斯·海貝勒作為生日禮物,正是這本書點燃了他對中國的嚮往。自1975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近50年的時間裏,托馬斯·海貝勒幾乎每年都會前往中國,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他的研究結果,不僅讓德國及世界及時了解當代中國的現狀,也為中德政府開展友好合作提供了政策參考。
托馬斯·海貝勒,中文名王海,少年時從一本地理書中第一次認識了中國,並開始對中國著迷。1975年,作為青年學生代表團成員,托馬斯·海貝勒第一次到訪中國。這次訪問中,中國人的熱情好客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回到德國後,他便聯繫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申請到中國的工作機會。1977年取得博士學位後,托馬斯·海貝勒獲邀以《北京週報》外國專家的身份來到中國,並一直工作到1981年。在《北京週報》工作的4年經歷,讓托馬斯·海貝勒對中國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和認識。
△托馬斯·海貝勒
作為社會人類學學者,托馬斯·海貝勒將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貫徹到對中國的研究生涯中。可以説,改革開放後,他是國際上第一位在中國開展田野調查的德國學者,更是時間最長、範圍最廣、成果最多的德國學者。他的研究課題涵蓋範圍廣,涉及了民族發展、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等方面,他的足跡也幾乎覆蓋了中國所有省份。
△托馬斯·海貝勒向記者展示在中國調研過程中拍攝到的照片
在經過近50年持續不斷地深入研究後,托馬斯·海貝勒撰寫併發表了幾十部德文、英文和中文著作以及100多篇學術論文,他的作品,為德國及世界讀者了解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提供了最直接的窗口。
△托馬斯·海貝勒撰寫的有關中國的書籍
△托馬斯·海貝勒撰寫的有關中國的書籍
作為德國著名的“中國通”,托馬斯·海貝勒經常受邀擔任德國政府關於中國政治、經濟問題的顧問,或者隨德國代表團訪華。此外,托馬斯·海貝勒還在1984年至1990年,擔任德中友好協會主席。多年來,他頻繁往返于中德兩國,積極推動兩國在各領域的交流互動,呼籲德國政府加強中德人文交流。他主張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兩國要保持對話溝通,交流不能停止。
托馬斯·海貝勒與中國的情緣遠遠不止於此。2002年,托馬斯·海貝勒專門從德國募集了25萬馬克(約人民幣125萬元),資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學,用於回饋曾經的調研對象。2006年,托馬斯·海貝勒成為北京石景山魯谷社區的首位外籍義工,義務為社區服務。
談及未來的規劃,托馬斯·海貝勒表示,一直以來他對中國的歷史非常感興趣,未來會繼續到中國各地的博物館、考古遺跡等去看看。他認為知古鑒今,很多中國古代提出來的理念到如今仍舊適用。他也為“雲中錦書:我和中國的故事”活動,寫下了“世界和平大同,德中友好長存”的祝福。
△托馬斯·海貝勒寫下:“世界和平大同,德中友好長存。”
監製丨姜秋鏑 金京
主編丨梁弢
記者丨康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