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評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白露甫過,秋風送爽,我們迎來了第四十個教師節;春風化雨,遍澤桃李,整個社會都洋溢著銘感師恩的氣氛。四十年辛勤耕耘,四十年春華秋實,教師節見證了中國教育事業的輝煌發展,也記錄了無數教師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回首過去,中華文明綿延千年正是師生相諧、代代傳承的結果。“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開篇明義: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被奉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他主張的言傳身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時至今日仍在指導著教學活動。孔子培養的眾多弟子不僅使儒家在當時蔚為大宗,更是文脈不斷流傳至今。儒家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底色,從孟子“人生三樂”之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到宋代楊時為求知程門立雪,師生相諧的典故比比皆是。在教學相長中,中華文化雋永流傳。
立足現在,我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統,教學水準逐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近日,習近平同志的《論教育》更是從理論上深化了對教育行業的認識。俊採星馳,一大批優秀教師涌現。如華坪女高的張桂梅老師,在貧困山區紮根奉獻了40餘年,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出了大山。在神舟十六號上都不忘給學生們指導課程的北航教師桂海潮,引導了更多學生去探索宇宙的秘密……而遠端教育和網路平臺、完善的學校食堂、“午休躺睡”“正脊篩查”等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保障,教育呈現出蒸蒸日上、生機盎然的局面。
展望未來,教育是最值得的投資。終身學習成為越來越多人信奉的理念。當前呱呱墜地的嬰兒,經過教育會成為二三十年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銀發族”也會因為教育重新煥發出生機。時代在呼喚教育,呼喚更多高素質的教師。一方面,“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不變;另一方面,教師如何應用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這些變革性技術來指導教學,如何用互動式、啟髮式的教學解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足的痛點,如何在五光十色的現代環境中為學生們廓清迷霧,都既是機會又是挑戰,而只有呼應時代要求的教育,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孫岩)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