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非洲!歡迎,朋友!
在你的印象裏,非洲是什麼樣子?
是廣袤的草原、微笑的孩童
是田徑賽場上的
一位位長跑傳奇
還是“勇敢者的遊戲”
達喀爾拉力賽
這裡
擁有超過14億人口
約3000萬平方公里土地
孕育著上千個不同文化習俗的民族
和50多個不同特點的國家
第37屆非盟首腦會議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多樣的氣候、地理和歷史
有挑戰、有發展、有進步
今天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片
充滿生機的多元大陸
——非洲
雄奇與多彩
開普角的海洋
冷暖流交匯形成清晰的界線
“大西洋最美公路”
一半峭壁一半波濤蔚為壯觀
模里西斯的密林中
火山灰遺留形成“七色土”綿延斑斕
還有聞名世界的尼羅河
氣勢恢宏的撒哈拉
“非洲屋脊”乞力馬扎羅
“地球傷疤”東非大裂谷
這片大陸的自然風光
廣闊悠遠,極富美感
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
每年9月至11月
7萬多株藍花楹熱情綻放
遠遠望去
連綿的花海如同藍紫色雲霧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
豐富的歷史遺跡令人嘆為觀止
被陽光照得金黃的金字塔
宛若光華熠熠的多棱明鏡
荷魯斯神廟塔門上的整面神話浮雕
仿佛雕鏤精細的的蒙太奇
在衣索比亞
始建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被稱為“非洲奇跡”
位於海拔2600米岩石高原的它
1978年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多元與創新
歷史上,西方殖民者對非洲
進行了數百年殘酷的統治
剝奪了非洲人的權利和尊嚴
讓非洲大陸一度陷入痛苦和災難
然而
今天的非洲煥發活力、充滿魅力
從金融創新到清潔能源
從數字産業到音樂文學
非洲正在以其獨特的智慧
給世界帶來驚喜
尼日利亞拉各斯,人們在輕軌藍線碼頭站下車出站。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早在2007年
移動支付就出現在肯亞的城市中
當地一家通信公司
推出基於手機的移動支付系統M-Pesa
僅憑發送短信就能實現實時轉賬或支付
還被推廣至
印度、羅馬尼亞等非洲以外國家
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浪潮中
肯亞也已經走在前面
國際能源署發佈的
2022年《非洲能源展望》報告顯示
當地2021年可再生能源
佔其發電和消費總量的近90%
這一比例超過了不少發達國家
2019年2月拍攝的肯亞加裏薩光伏發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音樂
是非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
以尼日利亞“非洲節拍”(Afrobeats)等
為代表的非洲音樂已走出這片大陸
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音樂風格之一
非洲作家
也運用獨特的敘事技巧和語言風格
在全球文壇獨樹一幟
2021年
坦尚尼亞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進一步擴大了非洲文學在全球的影響力
自立與自強
在非洲
城市街頭飛馳的摩托車是一道獨特風景
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摩托車不僅是方便的交通工具
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比如網約“摩的”、電商騎手
數據顯示,到2027年
非洲摩托車市場規模將增長到50.7億美元
其中,電動摩托車將成為
可持續交通轉型的主導産品
從老舊皮卡的擁擠遲緩
到新款摩托的靈動自由
這種轉變的背後
既是一個個普通非洲人
通過勤勞努力改變生活的故事
也是非洲國家不斷尋求進步
自力自強的縮影
1966年獨立時
波札那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
如今,首都哈博羅內乾淨整潔
現代購物中心與傳統市集商販並存
這個盛産鑽石的國度
已經成為非洲的“小康之國”
中國援建的波札那莫帕尼小學,學生們正在上課。新華社發(策基索·特巴洛 攝)
得益於各項改革措施和發展計劃
坦尚尼亞近年來經濟逆勢復蘇
並實現較快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的預測
2024年坦尚尼亞實際國內生産總值
將增長5.4%
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漁港。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合作與新生
嶄新的快速列車在莽原上賓士
綿延的柏油公路連結城鎮與鄉村
明亮的生産車間擁抱工業化夢想
壯觀的工業園由藍圖走進現實
近年來,中非友好合作
為非洲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中國與非洲朋友一道
在古老的土地上開墾夢、迎接光
尼日利亞阿布賈的中國援尼日利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當地員工展示秧苗。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 攝
糧食短缺
曾是長期困擾非洲國家的難題
近年來借助來自中國的新技術
非洲人民的“糧袋子”和“菜籃子”
都得到了很大的豐富
在尼日利亞
中資企業的專家們根據當地自然條件
選育出優良稻種
平均産量比當地普通品種高20%以上
在盧安達
有4000多農戶利用
源自中國的菌草技術培育食用菌
這一産業帶動就業超過3萬人
盧安達南方省的食用菌培育工坊內,農戶在檢查菌袋。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象牙海岸的橡膠、尼日利亞的木薯
衣索比亞的咖啡、貝南的鳳梨
……
截至2023年6月
非洲11國16項農産品獲得輸華準入
越來越多的非洲特色商品熱銷中國市場
2024年前7個月
中國自非洲進口農産品253.5億元
芝麻、夏威夷果等農産品進口量
分別增加38.8%、106.2%
佔中國同類産品進口量比重均超4成
第八屆南博會咖啡産業館,一名衣索比亞展商在沖泡咖啡。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和投資者
也追求互利共贏
因地制宜發展製造業
為當地經濟注入原生力量
在埃及
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內
140多家企業紮根成長
累計銷售額超37億美元
帶動就業約5萬人
在南非
海信南非工業園生産的産品
不僅服務於本國消費者
還輻射至莫三比克、辛巴威、
馬達加斯加等10余個非洲國家
南非開普敦,當地員工在海信南非工業園的電視機生産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雷 攝
中國援埃及二號衛星發射升空
中非衛星遙感應用合作中心在北京成立
共建10余個
雙邊聯合實驗室或聯合研究中心
新科技領域合作方興未艾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
中非共和國薩卡伊光伏電站
蒲隆地魯齊巴齊水電站
南非德阿風電站
新能源領域合作成果豐碩
2023年7月拍攝的南非德阿風電項目設備。新華社發(耶希爾攝)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中國和非洲雖相隔萬水千山
但兩方人民友好心意相近
忘不了
1964年,中國向坦尚尼亞桑給巴爾
派出首批醫療隊
當隊員完成第一例“斷手再植”
當地報紙稱之為“奇跡般的手術”
到如今
中國醫療隊已累計派醫務人員赴桑33批次
診療患者超過700萬人次
中國醫生不僅用先進的技術醫治當地患者
而且主動培訓當地醫學生和醫生
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中國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蔣國慶(左)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的納茲莫加醫院查房。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忘不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
為了支援南部非洲國家
民族解放事業和打破種族隔離
中國人民援建了坦讚鐵路
60多名中國兒女長眠非洲大地
2008年
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
非洲國家紛紛伸出援手
有的國家捐出200萬歐元
相當於每人平均1歐元
讓中國人民備感溫暖
雲南省金平縣的中國-赤道幾內亞友誼小學(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忘不了
1971年,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
在贊成的全部76票中
26票來自非洲國家
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聯合國
多年來
中國與非洲各國合作新建和升級
近10萬公里公路、超1萬公里鐵路
近千座橋梁、近百個港口
旅遊、文化、青年交流互鑒百花齊放
雙方友好民意基礎更加鞏固
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區,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雞蛋路”。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裏松 攝)
歡迎,朋友
中國作為非洲的
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
在非洲走向團結自強的過程中
始終相伴
中國的優勢同非洲的稟賦深入對接
懷抱夢想的中國人和非洲人
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天地
肯亞內羅畢,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學員霍勒斯從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內鐵路機車旁走過。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今天
我們共同迎來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中國和論壇50多個非方成員領導人、
非洲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
規劃中非未來3年高品質合作實施路徑
助力中非攜手奔赴現代化新征程
無數精彩故事值得被講述、被聆聽
無限精彩未來值得被期待、被實現
歡迎,朋友!
攜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