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浙江臨海:一塊豆腐,折射共富工坊建設新未來
中新網台州8月5日電(傅飛揚)豆腐辦,是一個怎樣的機構?如果你生活在浙江台州臨海市白水洋鎮,對這個名字想必不會陌生。
盛夏時節,走進白水洋豆腐共富工坊服務中心(下稱:服務中心),自動化生産線上的豆腐有序排列;墻壁上,大豆原料供應商、物流倉儲企業、廣告包裝企業、經銷商等白水洋豆腐産業鏈資訊簡潔明瞭,為當地豆腐生産農戶提供參考。
白水洋豆腐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2009年6月,白水洋豆腐製作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使用色澤光亮、子粒飽滿的本土優質六月豆,配上富含礦物質的大雷山天然泉水,石磨磨制出的豆漿漿質均勻,豆腐潔白細膩。
工人展示白水洋豆腐。臨海市委宣傳部供圖
為推動豆腐行業的共富工坊建設和高品質發展,服務中心應運而生,由臨海市成立的産業專班豆腐辦負責運營。
服務中心聯合白水洋豆腐協會創立“白水洋豆腐”區域公用品牌,制定集體商標授權機制,為從業者提供了“從原料選品、製作工藝到成品包裝、倉儲運輸”的一整套行業標準,系統性開設培訓課程,有效提升“白水洋豆腐”的品牌品質和産品價值,形成了地域特色農産品會員制、標準化發展的共富模式。
截至目前,服務中心授權豆腐生産企業、作坊64家,培訓從業者300余人,在全國對接銷售網點500余個,年銷售總額超2億元,帶動作坊戶均增收10萬元/年、大豆種植戶增收2萬元/年。
“白水洋豆腐不易保存,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因此,本地豆腐行業從業者最常諮詢我們的問題就是高效的銷售渠道。”豆腐辦工作人員金夢蕓受訪時表示,眼下,他們正聯繫對接線上蔬菜銷售的頭部平臺,希望能為白水洋豆腐打開新銷路,幫助農戶增收。
一塊豆腐,也能促進共富,這正是臨海市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該市創新工坊直營店、服務中心、“幫農客”團隊等服務模式,全面打通工坊“服務鏈”“産業鏈”“人才鏈”,持續推動共富工坊提質增效,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共富鏈”。
譬如2022年以來,臨海市東塍鎮黨委著眼“提低”目標,為低收入農戶量身打造“初心共富工坊”,通過“送崗到府、就近就業”的模式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同時,當地委託鎮屬國資企業市場化運營,既保證了企業化運營的靈活性,又不賺取中間差價,能最大限度讓利於民。
“之前做普工1天只能賺100多元,通過電焊、壓片、束把等基礎課程培訓提高技能後,我每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8000元。”今年42歲的楊紹斌説,他如今已是“綵燈技能能手”。
“初心共富工坊”內的綵燈展廳。傅飛揚 攝
此外,針對括蒼鎮、尤溪鎮等文旅資源相對豐富的鄉鎮,臨海重點打造農旅融合式工坊12家,引入研學空間、休閒觀光、鄉村民宿、農事體驗等業態,整合“産研遊銷”一體共富模式,累計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鄉村開起了文創店、咖啡館,“潮”味十足。
據統計,截至目前,臨海市已建成共富工坊239家,其中來料加工式146家、品牌帶動式24家、農旅融合式16家、電商直播式12家、産業賦能式32家、定向招工式9家,共輻射帶動4.3萬餘農戶,吸引141家企業參與,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0300余人,帶動農戶增收5.7億元,助力村集體年增收1600余萬元。
炎炎夏日,臨海市各個共富工坊人來人往,一批批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在此逐夢圓夢,共同書寫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新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