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從黃土高原變綠,看中國生態之變

2024-07-18 1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 袁秀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很長時間以“光禿禿”而聞名。

最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胡亞鮮的一篇“外國人來黃土高原學習咋變綠”的博文,讓很多人驚呼“原來現在的黃土高原跟課本上不一樣了”,不少人還在評論區接力曬出黃土高原的各種“美照”。

外國人在黃土高原合影。受訪者供圖。

“課本中的黃土高原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歌曲中的黃土高坡有大風吹過,小説中的黃土高原是荒涼、貧瘠、落後的,所以,我很能理解大家看到照片時的驚訝。”胡亞鮮説。

她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們這次活動是主要針對“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高級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政府職員的培訓,旨在探討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土流失與土壤健康。

“很多學員參觀後都覺得,如果自己國家也能這麼持續穩定地治理環境該有多好。一名哈薩克的學員還説,他的國家存在與中國類似的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問題,中國水土保持與生態恢復的成效,尤其是黃土高原的植被恢復以及對黃河的治理與保護,讓他感覺驚訝與興奮。”胡亞鮮説。

事實上,除了視覺上的由“黃”變“綠”,近些年來,黃土高原還發生許多可以感知的變化。例如,入黃泥沙顯著降低,黃河水正在變清;黃土高原農民通過種植蘋果、獼猴桃等經濟作物,生活品質明顯改善;黃土高原的生態旅遊和紅色旅遊發展勢頭迅猛……

在胡亞鮮看來,這背後是無數個來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員和當地居民數十年的堅守付出,也是一系列生態保護改革舉措的長期堅持。對此,有網友評論,“這就是為什麼説中國是建設性文明”。

綠意盎然的黃土高原。受訪者供圖

十多年前,彼時的中國,行至新的歷史關頭,面臨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生態環境領域挑戰重重。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兩個綱領性文件出臺,構築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北京市民鄒毅還記得,2013年他剛開始用手機記錄天空時,北京PM2.5的濃度值為89.5微克/立方米,而2023年為32微克/立方米。

變化更為直觀的,是鄒毅拍的照片色調。十多年來,無論陰晴雨雪,他每天都會用手機給天空拍個照,目前已經超過4000張,他親眼見證著北京的天空從“霧霾灰”變成“北京藍”。北京大氣治理成效,也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

“過去霧霾天氣隨處可見,現在你想遇到一次像樣的霧霾天氣都不容易。”鄒毅對中新網記者説,現在“霧霾”這個詞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討論視野。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到處寫就著生態奇跡——塞罕壩人在荒原種下百萬畝人工林,可可西裏腹地卓乃湖成為藏羚羊“大産房”,長江實現“鹿鳴呦呦、江豚逐浪”,朱鹮、荒漠貓等珍禽異獸紛紛“歸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縱深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在鄒毅看來,如果説過去我們對生態環境的治理是“被動的防治”,那現在就是“主動的選擇”。“除了節能減排,我們還在形成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現在身邊戶外運動、騎行的人越來越多。”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陸續發佈“雙碳”目標下的“1+N”政策,大力推動能源革命,加快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推進産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當好生態成為常態,鄒毅説,他還會繼續記錄下去,記錄更多的藍天,也向外界講述更多真實的美麗中國建設故事。(完)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