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華視點丨5月份中國經濟數據釋放了哪些信號?

2024-06-21 08:07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5月份中國經濟數據釋放了哪些信號?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玉坤、潘潔、周圓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運作總體平穩,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新華視點”記者梳理已公佈的主要經濟指標,深入多地感知經濟發展脈動,解讀5月份中國經濟釋放的信號。

“穩”的基礎繼續夯實

5月份以來,跨國公司加快在華投資佈局:山姆會員商店落戶廣東中山,開市客(Costco)大陸首家帶加油站的會員店亮相江蘇南京,GE醫療增投3.8億元用於上海基地建設……

“我們將在上海基地加大智慧製造、綠色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力度,深化與上海浦東合作,促進更多診斷藥物創新成果合作和轉化。”GE醫療診斷藥物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歐凱文説。

投資考慮的是中長期因素,看重的是經濟發展基本面。已公佈的主要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大盤保持穩定,回升向好態勢更加明顯,充分印證了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支撐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運作穩健。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3.7%和8.6%,分別比上月加快1.4個和0.6個百分點。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

5月26日拍攝的安徽蕪湖港朱家橋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肖本祥 攝)

值得注意的是,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外貿延續4月份的向好態勢,5月份增速進一步加快。路透社援引有關專家分析稱,到目前為止,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亮點,中國外貿的競爭力非常強。

保持就業和物價穩定是經濟企穩的重要標誌。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保持溫和上漲。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就業基本盤不斷夯實。

從行業和企業表現看,穩中向好態勢也在鞏固:

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九成地區、八成行業、近六成産品實現同比增長;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4.8%,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2,高於2023年同期水準;技術創新型企業經營活力指數同比增長22.7%……

部分指標向好的背後,是增長動能的積蓄,更是發展底氣的彰顯。

不過,在堅定發展信心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頭腦。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有所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仍顯不足。“但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説。

“進”的動能成長壯大

5月份以來,隨著經濟內生動能加快修復,人流、物流要素流動更加活躍,中國經濟迴圈逐步改善,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看生産供給,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路上,自動駕駛觀光車、無人清掃車安靜駛過;水面,無人船輕輕劃向指定地點清潔水面;空中,無人機正在進行安全巡邏……在安徽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園區,智慧網聯産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放眼全國,隨著支援産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中國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持續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培育壯大。

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5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連續10個月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準。

智慧製造表現亮眼。5月份,3D列印設備、積體電路等産量同比分別增長36.3%、17.3%,智慧無人飛行器製造、智慧車載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5%、19.7%。

看市場需求,新消費業態活力不斷釋放——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5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147.8億件,再創新高,成為消費持續恢復的生動寫照。

中國消費市場運作穩中有升。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其中商品零售額、餐飲收入分別增長3.6%、5%,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1.6個、0.6個百分點。

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0.2%、16.6%、12.9%;前5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中國市場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法新社日前報道稱,5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高於此前接受彭博社調查的分析人士所預測的3.0%,“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不確定性後,中國的消費者大軍正在重整旗鼓”。

積極效應進一步釋放

6月19日,在科創板迎來開板五週年之際,證監會宣佈推出“科創板八條”。此次改革將健全發行承銷、並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等制度機制,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

此前,6月14日,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在北京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發行規模達350億元。自5月17日“開閘”以來,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序推進。

記者梳理髮現,進入二季度以來,各領域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地加快落地落細政策措施,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作為擴內需重點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迎來新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截至目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完成,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迴圈利用、標準提升等4個方面行動方案出臺,31個省(區、市)都印發了本地區實施方案。

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商務部等九部門日前發佈《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提出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高品質發展等多項舉措。

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到位,積極效應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信號鮮明:

6月15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一處糧食儲備庫夏糧收購現場,運輸車輛排隊售糧(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武紀全 攝)

夏糧有望再獲豐收。截至6月18日,全國夏糧小麥收穫進度已達96%,“三夏”小麥機收任務基本完成。

消費活力持續釋放。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國內旅遊出遊1.1億人次、遊客出遊總花費40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3%和8.1%。

6月10日,在雲南水富市兩碗鎮三角村,當地人向遊客敬上苗家米酒。新華社發(狄廷秀攝)

房地産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5月中旬以來,有關部門和地區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記者近日在上海、浙江、四川等地採訪發現,伴隨新政逐步落地,一、二線熱點城市成交日趨活躍,市場反應積極。

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6月14日世界銀行發佈中國經濟簡報,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3個百分點。

國際市場人士也捕捉到中國經濟的積極變化。綜合德新社、彭博社日前報道,中國德國商會發佈報告稱,對於中國的前景,在華德企的看法比去年更加樂觀。

李超表示,將加快推動“兩重”(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援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雙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