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全力應對汛情 致敬風雨中的守護力量

2024-06-20 17:13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期,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廣東、福建等地發生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牽動人心。

面對嚴峻災情,從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防汛救災,積極搜救失聯被困人員,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調撥救災物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6月17日,針對福建、廣東兩省發生的洪澇和地質災害,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調撥10000件家庭應急包,全力支援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6月18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在已向北方旱災和南方洪澇災區調撥4萬件中央救災物資基礎上,緊急啟動應急物資政社協同保障機制,根據地方救災需求,協調企業向廣東等洪澇災區捐贈50余萬份食品等生活類救災物資,全力支援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6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當天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3億元,支援福建、廣東受災地區受損學校醫院、水利防洪等設施應急恢復,推動災區儘快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6月19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援地方做好防汛抗旱及地質災害救災工作。此次共預撥3.4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6月19日,財政部近日會同水利部下達中央財政水利救災資金9.16億元,積極應對南澇北旱災情,全力支援災區防汛抗旱。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已調派5架直升機開展應急救援任務,輸送救援物資17噸。梅州市集中各級救援力量超萬人,轉移群眾64000多名。

福建省水利廳加強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在確保水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攔蓄洪水,督促指導沿河地方加強巡堤查險,及時轉移低窪地區群眾。

……

目前,爭分奪秒搶險救災工作正在進行。危急時刻,一個又一個勇敢的身影站了出來,一個個溫暖的瞬間觸動人心,感人的故事不斷上演。

01

他們接力托舉嬰兒

抱在懷中小心翼翼

在廣東梅州,消防員在轉移群眾時遇到一戶人家被困二樓,其中還有一名6個月大的小嬰兒。水位上漲,他們駕駛救生艇靠近後,快速破拆窗戶打開逃生通道。一個個挨著搭起人橋接力抱娃,緊緊護住孩子小心翼翼轉移至救生艇中。

02

老人被洪水圍困

他們緊急救援耐心安撫

還是在廣東梅州,一位老人被洪水圍困,只有頭部露出水面,緊緊抱住路燈不敢動。消防員小心翼翼接近並安撫老人情緒,最終成功將老人救出。

03

他們在齊腰深的洪水中

一趟又一趟轉移受災群眾

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湖南郴州汝城縣多地出現洪水災害,水位上漲,房屋被淹,有群眾被困。消防救援人員在洪水中小心翼翼轉移年邁老人,幼小孩童,駕駛救援舟艇共轉移群眾64人。

04

他們用繩索拉出一條“生命通道”

在廣西南寧,受暴雨影響,兩位老人被洪水困于河道上,兩人緊扒著樹防止被湍急水流沖走,消防救援人員立即攜帶救援裝備,在洪流中用繩索拉出一條“生命通道”,成功將被困者安全轉移至岸邊。

05

洪水圍村

他們挨家挨戶搜索一整夜

在廣西河池,暴雨引發洪水圍村,許多房屋一樓已被積水淹沒。消防救援人員駕駛橡皮艇,深夜挨家挨戶搜索排查,成功轉移二十余名被困群眾。

06

他們以“背”為橋

救出被困群眾

雲南省多地也遭遇暴雨襲擊,其中曲靖、昆明等地雨量較大,多處發生城市內澇,部分區域有人員被困。消防救援人員緊急出動,疏散被困群眾數百人。

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人,在洪水中架起一條條“生命通道”,成為受災群眾的堅實後盾。暴雨中,為我們保駕護航;激流中,為我們涉險開道;險情中,為我們守護平安。

風雨中,還有很多平凡人挺身而出,他們的善良、團結和勇毅鼓舞人心,溫暖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07

面對滔滔洪水

他做出了“逆行”的決定

面對滔滔洪水,廣東梅州平遠縣大柘鎮壩頭村一名村民做出了“逆行”的決定,關鍵時刻,他主動請纓返回村裏,用家裏的橡膠船協助救援人員將60多人轉移到安全地帶。

08

免費幫受災村民轉運作李

他説只想幫一把

廣東梅州暴雨過後,部分地區受災,路面積水嚴重,男子開拖車免費幫村民轉運作李。他説自己有很多朋友在受災地區,聽到消息後,就趕了過去,想幫他們一把。

09

風雨中

暖心的他們“彎腰”忙不停

在廣西永福縣,一路段因暴雨積水嚴重,導致學生上學通行受阻,車輛通行緩慢,積水蔓延到街道周邊商鋪。此時,有兩位市民挺身而出,冒雨清理井蓋附近的樹枝、垃圾,助力排水。

救援的過程中,消防人員還收到了這樣一份來自學生的神秘“禮物”。

“消防員哥哥們,萬分感謝你們對平遠的救助,你們辛苦啦……”6月18日,在廣東梅州,一位學生給消防員送上一張暖心的字條,簡短的話語就是救援一線最好的“禮物”。

汛情尚未結束,搶險救災還在繼續。向風雨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守護致敬!

策劃:王瑩

編輯:馮文雅

終審:陳競超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

新華網新聞中心出品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