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探訪選礦“黑燈工廠”

2024-06-16 12:43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烈日下,一輛輛礦用卡車在露天採場上穿梭。被運至粗破站井口後,礦石被皮帶機送進圓筒倉,進入破碎生産環節。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宏大的工業生産場景,現場幾乎見不到人。

這是6月15日在遼寧省鞍山市鞍鋼集團關寶山礦業有限公司磨磁黑燈工廠內拍攝的智慧巡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李旭倫 攝

“黑燈工廠”常見,但選礦“黑燈工廠”什麼樣兒?鞍鋼集團關寶山礦業有限公司給出了答案。生産側,從原礦到鐵精礦,運輸、加工、檢測過程,無需現場人工操作;設備側,實現預知維修,産線穩定受控,檢修人員無駐廠;經營側,實現精益運營,建立高效、低碳、智慧的運作模式。依靠“黑燈工廠”,該公司近年來創造出同行業選礦實物勞動生産率遙遙領先的耀眼指標。

生産現場無人化,依靠什麼來實現?步入磨磁車間,巨大的轟鳴聲在這個長約100米、寬約50米、高約30米的廠房內迴響。登上二樓作業平臺,兩台直徑6.2米的大型球磨機上的轉輪正在飛速旋轉。不遠處,磨磁巡檢機器人閃爍著燈光,正在採集設備溫度、振動等狀態數據。

“黑燈工廠”裏,是一片漆黑嗎?機器人點檢數量10次,設備預知缺陷量264個、産線故障率為零……廠房內,一塊名為“關寶山磨磁黑燈廠房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大螢幕上,實時跳動著各項設備的運作參數。“‘黑燈工廠’不是漆黑一片,強調的是高度智慧化的生産方式。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由智慧化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按照軟體系統的指令自行完成。”公司設備副經理劉春輝説。

“磁選機通過磁性作用將12毫米的鐵粒吸上來,再通過球磨機打磨成75微米的粉末,加水後形成礦漿。”劉春輝説,原來這個廠房裏有4個班組,每個班組有15至20人,經過數字化改造,現在整個廠房只需4至5名員工負責緊急情況處理。

6月15日,關寶山礦山磨磁黑燈工廠里正在運轉的球磨機。新華社記者李鋼 攝

順著劉春輝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原本給班組使用的操作室空無一人。“這個操作室現在變成了臨時檢修場地。所有的作業操控均集中到了2公里外的遠端控制中心大廳內。運用大數據、雲計算、自動控制、線上監測、AI等先進技術,職工可以全流程式控制制這裡的生産,我們把這種智慧化場景叫作——‘一鍵啟動’關寶山。”

資訊化建設推動了公司效率效益的全方位提升——生産指標屢創佳績,原礦處理量、精礦産量、金屬回收率不斷提高;設備效率穩步提升,球磨機效率、壓濾機效率大幅改善;綜合能耗持續下降,藥劑單耗、電單耗、動力煤單耗逐步降低;勞動效率明顯提高,在數字化系統的支撐下,2024年前4個月,選礦(紅礦)鐵精礦實物勞動生産率同比提高20.94%。

夜幕降臨,高山頂上的“城堡”建築群逐漸消失在暮色中。“黑燈工廠”內,各種反映生産、設備、人員狀態的數據依舊在快速更疊、傳送不休——這座年輕的礦山,正在醞釀更加耀眼的業績。(記者 白涌泉)

【責任編輯:吳佳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