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報告顯示,中國免簽政策見效

2024-06-14 13:41

來源:參考消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6月12日報道,2023年12月1日開始,中國對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和馬來西亞的公民施行單方面免簽政策。這些國家普通護照的持有者因商務、旅遊、探親訪友或過境中國不超過15天,可免辦簽證入境。

諮詢機構“中國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這一免簽政策已經初步顯現出對於旅遊業的促進作用。這家歐洲研究機構分析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出入境人數已經顯著恢復。

2024年1月到3月,有近1310萬人次外籍人員進入和離開中國。這一數字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已經增加了三倍有餘——那時候中國剛剛調整防疫政策,恢復正常出入境管理措施。而與疫情之前的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外籍人員出入境人次顯著恢復。

2023年11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宣佈對部分國家實行免簽政策時表示,該舉措是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往來,服務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對外開放”。首批“入選”享受免簽待遇的歐洲國家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和西班牙——同時也是在歐盟當中經濟總量排名前五的國家。今年3月,中國又將另外六個歐洲國家納入免簽範圍,包括瑞士、愛爾蘭、匈牙利、比利時和盧森堡。

這一免簽待遇沒有次數限制。也就是説,在中國境內逗留15天之後,如果短暫離境之後再重新入境,就又能夠再免簽停留15天。

今年5月,中方表示將對法國等12國公民短期來華的免簽政策延長至2025年年底。

除了實行免簽之外,中國還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外國人解決在華使用移動支付的問題。由於手機支付在中國非常普及,使用現金在不少情況下已經行不通,因此對於赴華旅遊的外國人來説,移動支付在之前一直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現在微信支付已經可以綁定外國的信用卡。

“中國研究中心”的分析研究指出,免簽政策對旅遊業的復蘇起到了積極作用。該研究分析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通過上海口岸入境的外國人當中,有23%是來自享受免簽待遇的國家。此前,中國還引入了針對數十個國家公民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中國過境轉机的旅客可以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地區停留最多七天。如果把過境旅客也算進去,那麼在上海免簽證入境的外國人則佔到了78%以上。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免簽政策對於旅遊業的促進效果是否能在第二季度持續下去,仍需進一步觀察。由於暑期即將到來,第二季度的外國人出入境數量繼續增長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責任編輯:李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