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自我粉飾難掩霸權嘴臉——起底美國形象“滑坡”真正原因

2024-06-05 20:30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題:自我粉飾難掩霸權嘴臉——起底美國形象“滑坡”真正原因

新華社記者謝彬彬

近日,德國民調機構拉塔納發佈報告顯示,美國的“受歡迎程度”正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減弱。報告指出,由於在巴以問題上頑固偏袒以色列,美國在不少伊斯蘭國家的聲譽受到打擊,甚至在德國、瑞士、愛爾蘭等歐洲國家,美國的受歡迎度也逐漸走向“負面”。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指出,美國的軟實力“正在褪色”。

長期以來,美國強行向全球推廣美式價值、美式標準,把持“道義”定義權、解釋權,搶佔道德高地,以此將自己粉飾為光明自由的“山巔之城”。曾幾何時,美式文化一度風光無二,但正所謂名非天造,必從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覺醒,美國維護其霸權利益的動機與其所宣揚的那套價值體系越來越難以自洽,世人越發看透其行為邏輯背後的自私、偽善與雙標。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刊文指出,中東地區曾對美國心存好感,但如今這種好感少得可憐。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今年4月發佈一份題為《美國在非洲失去軟實力優勢》的民調報告顯示,非洲地區受訪者對美國的認可度中位數從2009年的85%下降到2023年的56%。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6月發佈的一項關於美國好感度的年度民調報告顯示,在連續兩年接受調查的15個國家中,有11個國家受訪者對美國的好感度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隨著美式“民主自由”本性暴露無遺,美國的“軟實力”被極大削弱。對不聽命、不順從的國家,美國動輒祭起所謂“普世價值”的大旗,策動政變、製造衝突,在拉美國家推行“新門羅主義”,在歐亞地區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遙控“阿拉伯之春”,對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發動軍事行動……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那份民調報告顯示,高達82%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經常干預別國內政。美國政客以維護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為名,幹的卻是用自身“家法幫規”謀求私利,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大搞偽多邊主義和集團政治。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馬克西姆·蘇奇科夫撰文指出,美國“軟實力”的效果漸漸被“硬實力”的使用抵消。美國政府為了獲取世界好感度投入大量美元,但華盛頓的武力行動讓這些努力化為烏有。

自身道德感召力是軟實力的重要來源,但如今,世界各國民眾正目睹一個千瘡百孔的美國。槍支暴力、種族歧視、貧富分化、毒品氾濫、強迫勞動……美國國內愈演愈烈的一系列問題讓美國現出原形,世人看到了“美國夢”被現實擊潰。“國會山騷亂”事件揭開了“美式民主”的假面,弗洛伊德“無法呼吸”讓美國所謂“人權燈塔”坍塌,一個個令人跌破眼鏡的“名場面”接連上演。在資訊化時代,世界各地民眾發現真實的美國並不如其自我標榜的那般美好。不少美國民眾對美國的政治體制和未來發展失去了信心。蓋洛普逐月調查的結果顯示,2023年1月至12月,有76%至81%的美國民眾對國家發展態勢並不滿意。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刊文指出,曾經在中國風靡一時的美國文化和品牌風光不再,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更加青睞本土品牌、本國文化了。對於這種轉變,文章援引多名受訪者的話分析認為,美國眼下的形象非常糟糕。應該説,背後的原因顯而易見,那就是,隨著美國在世界上種種霸權霸淩霸道的做法招致反感,越來越多的人真真切切看清了美國的虛偽和雙標。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認為,大國間的軟實力競爭,就是通過展現吸引力來施展影響的能力,而不是施壓、脅迫或收買。時代在變,唯有正德正行、立己達人,才能贏得人心,這也是軟實力的深層來源。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