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尺素金聲 | 累計開行9萬列!中歐班列機遇滿滿

2024-06-03 15:3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25日8時40分,一列滿載汽車配件、液晶顯示板、鋁電池原材料等貨品的X8157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奔向波蘭馬拉舍維奇。至此,2013年起步、2016年統一品牌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9萬列。

“9萬列”背後,是密密麻麻的行駛軌跡——總里程超7億公里。

在中國,時速120公里圖定中歐班列運作線已達87條,聯通境內122個城市,擁有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裏、綏芬河、同江北六大口岸。

在境外,西、中、東三條運輸主通道日益成熟,外加跨裏海、黑海的南通道新徑路,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3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服務網路基本覆蓋歐亞全境。

“9萬列”背後,是日復一日的貨物往來——超870萬標箱、總貨值超3800億美元。

李沛,西安國際港站值班站長。十餘年前,西安首趟中歐班列經由他編組發出,如今第9萬列中歐班列由他組織裝運。這十餘年,李沛親身見證了中歐班列貨物的變遷:以前,貨品主要是筆記型電腦、印表機等IT産品,後來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日用百貨、食品等。如今,中歐班列運送的貨物達53大類5萬餘種。

不僅如此,郵政物資、木材、茶葉、食用油、冰淇淋、新能源汽車專列等定制化班列也廣受歡迎。2016年,中歐班列年運輸貨值僅有80億美元,2023年攀升至567億美元,鋼鐵駝隊“金火車”的帶貨能力越來越強。

十年迴圈往復、晝夜穿梭,中歐班列的發展大大促進國際經貿連通性,為沿線地區和世界帶來滿滿的貿易機會和發展機遇。

重慶,不靠海不沿邊,依託中歐班列逐步發展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外向型産業産值年均增長30%。

鄭州,中原腹地,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讓這裡商賈雲集,無數外貿企業“乘網出海”。

義烏,乘著中歐班列的東風,實現從“買賣全國”到“買賣全球”的轉型升級。

德國杜伊斯堡港,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增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

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業務量成倍增長,經濟發展後勁更足。

“9萬列”是新的臺階,也是新的起點。邁進新的金色十年,中歐班列開啟新一輪提檔升級——

增強時效!當前,中歐班列中國境內段日運作里程可達1600公里、境外段可達1000公里,單列平均運量較開行之初提升34%,中國與歐洲間鐵路運輸時間較開行之初普遍壓縮5天以上。今年以來,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成都至波蘭羅茲等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穩定開行,全程運輸時效較普通班列大幅壓縮,已累計開行258列,受到客戶青睞。

提升服務!國鐵集團積極應用北斗衛星定位、5G技術,保障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運作。成立中歐班列客服中心,上線中歐班列門戶網站,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7×24小時為全球客戶提供聯運單證處理、貨物追蹤、專業客服等基本服務。

越開越多,越開越密,越跑越好。2020年5月起,中歐班列已連續48個月單月開行數量保持在千列以上,開行萬列所需時間由開行之初的90個月縮短為現在的7個月。未來,中歐班列還將朝著更高品質、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不斷“升級”,讓古老絲綢之路持續煥發新的生機。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