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從黃河到尼羅河,考古合作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

2024-05-29 16:44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開羅5月29日電(記者董修竹 姚兵)埃及南部古城盧克索,是一座堪稱集納古埃及文明精華的歷史古城,被譽為全球考古學的“前沿”。

在盧克索最負盛名的卡爾納克神廟區,中國和埃及的考古學家經過近6年合作發掘,讓塵封3000多年的孟圖神廟遺址逐漸重現往日圖景。在古埃及文明的深處,考古合作為中埃文明交流互鑒搭建起一座友誼的橋梁。

取得豐富的階段性成果

2018年11月,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開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考古隊首次赴埃及進行考古挖掘。項目開展至今,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

中埃聯合考古項目中方執行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賈笑冰向新華社記者介紹,孟圖神廟區分為兩個發掘區,第一個發掘區在整個孟圖神廟區的西南部分,有自西向東並排分佈的6座奧西裏斯神殿,除去第一、二座有較準確的年代和名稱之外,其他神殿相關資訊有待考古發現。第二個發掘區位於孟圖神廟和瑪阿特神廟的結合處,主要解決建築序列的問題。

2019年12月14日,在埃及盧克索,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成員在現場工作。新華社發

賈笑冰説,前幾季的發掘已經將一區的奧西裏斯第三座神殿完全發掘出來,清楚地呈現了其佈局結構,校正了19世紀法國考古學家記錄的謬誤。在二區,考古隊在孟圖神廟附屬建築的泥磚地板上發現了阿孟霍特普三世的印記,這為整體上認識孟圖神廟的年代以及區域演變提供了新材料,這在卡爾納克北部地區的考古工作歷史上是一個突破性進展。

今年3月中旬,中埃聯合考古隊在疫情後重啟對孟圖神廟區的考古發掘工作。經過兩個月的發掘,考古隊在第三座神殿的西側首次完整再現出第四座神殿的整體輪廓,考古發掘工作再取得新突破。

據中埃聯合考古隊發佈的成果報告介紹,第四座神殿近似一座10米乘10米的方形砂岩建築,結構清晰,部分地板石塊還有殘留銘文,待提取解讀資訊,或許可以幫助這座神殿斷代、定名。

儘管神殿內與奧西裏斯信仰相關的浮雕和文物早已損毀,但在第四神殿西間內出土了一座石質祭壇,雖然殘破,但上面可識別出第三十王朝法老內克塔內布一世的登基名。這為解釋該建築的營建順序提供了年代尺規,聯合考古隊向繪製該區域完整平面圖的目標又進一步。

聯合考古促進交流互鑒

近年來,隨著中埃文化交流日益緊密,兩國在考古領域展開闔作。2018年10月,根據雙方簽署的相關協議,中埃聯合考古隊正式組建。

4月9日,遊客參觀埃及盧克索神廟。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孟圖神廟始建於約西元前1391年至1355年。據賈笑冰介紹,選擇在孟圖神廟區開展聯合考古,有三大原因:一是盧克索,古稱底比斯,是古埃及最強盛的中新王國時代的首都,匯集了古埃及文明最輝煌時期的眾多文明元素。二是因為孟圖神廟是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的組成部分,而卡爾納克神廟在底比斯又是新王國時期宗教信仰上的一個核心區,可以説這是“在核心區裏選中了一個核心”。三是因為孟圖神,也是底比斯的守護神,它的起源地就在此地。

主要擔任銘文釋讀和研究工作的中方考古隊員高偉告訴記者:“中埃同屬文明古國,縱然兩國因山海相隔,但在研究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等問題上有許多可以相互借鑒的內容。”

中方考古隊員王鵬的研究領域涉及歐亞草原,目前是新疆呼斯塔遺址的領隊。呼斯塔遺址是一座面積巨大的青銅時代的石構聚落,年代相當於古埃及的新王國時期。

王鵬説,來到埃及後,他發現,古埃及壁畫上表現的射箭,包括象形文字所表現的內容與中國的甲骨文、金文記載的射禮內容非常相似,而且遺物和文獻也相似,但兩端當時不可能發生直接交流,並且在古埃及的這種現象比中國要早一些。

據此,他初步推斷中埃早期可能是通過歐亞草原這種仲介的作用産生了聯繫,這不僅對國內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或研究中原文化交流有啟發,“甚至説明雙方是完全可以直接對比的”。

“不僅通過聯合考古拓寬埃及學的研究,反過來通過在埃及的這些研究成果,解決我們之前在國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這真正實現了互鑒。”他興奮地告訴記者。

這是2023年1月24日在埃及盧克索王后谷拍攝的奈菲爾塔利地下陵墓壁畫。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為中埃友誼添磚加瓦

賈笑冰介紹,在此次中埃聯合考古中,中國考古隊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神廟的發掘做了一個系統科學的頂層設計,包括如何開展發掘、記錄、展示、研究等。但兩國考古理念、工作模式存在差異,雙方考古人員在不少方面曾有過分歧。

項目埃方考古隊員艾哈邁德·塔希爾坦言,最初他對中國隊員心存疑慮,但通過不斷交流和磨合後發現,“他們人很好,工作起來非常專業。”

如今,塔希爾等埃方隊員對中國同行充滿欣賞和信任。工作之餘,他們也成了好夥伴,“賈領隊給我們做的中國菜很棒!”塔希爾回味悠長。

從黃河到尼羅河,考古工作者共同為文化寶藏褪去神秘面紗,讓古老文明跨時空對話,也為中埃友誼添磚加瓦。

“考古是了解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傳統文化核心的最好辦法。文明交流互鑒能增進不同地區人民的相互了解,從而加深感情。”賈笑冰真誠地説,“在合作和交流過程中,我也希望埃及同事進一步了解中國。”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