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良種、用良機、施良法——多地推動小麥單産提高一線見聞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正值小滿節氣,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的麥田一片金黃。夏收在即,種糧大戶張林森最近幾乎每天都要到地裏看看小麥。
見記者到來,他彎腰拔下幾支麥穗,放在手心揉搓,再輕輕吹掉外殼,露出的麥粒圓潤飽滿。“今年光照好,小麥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都不錯,應該能有個好收成。”他高興地對記者説。
張林森的家庭農場種了1100畝小麥。作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的試驗示範基地,這裡小麥産量不錯,2022年首次實現單産超900公斤。
張林森家庭農場種植的小麥。新華社記者黃韜銘 攝
小麥得高産,選種是關鍵。張林森告訴記者,在安徽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農場每年都會引進10多個品種進行種植,從中選出綜合情況最好的來推廣。目前的主要品種産量高,抗病性強,今年有望實現豐産。
近年來,渦陽縣不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目前已累計培育小麥品種40多個,小麥繁種面積突破20萬畝。
當前,全國小麥自南向北漸次成熟。在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平原示範區的國家生物育種産業創新中心,種有多個品種的3500畝小麥已進入灌漿後期。“我們展示的小麥品種具有高産、優質、抗倒伏等特徵,推廣面積大、種植效果好。”工作人員王振雲介紹,國家生物育種産業創新中心聯合企業、科研等多方力量,優化品種創新,助力小麥單産不斷提升。
糧食穩産增産,農機是一個關鍵因素。旋耕施肥播種一體機高效省力,提高種地效率;北斗輔助駕駛系統精準調整,控制播種行距與深度;智慧水肥一體機全程應用,滿足小麥不同階段灌溉需求……河南省新鄉市西合角村種糧大戶申繼鋒告訴記者,這些年他不斷更新機械,耕種管收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啥時候澆水、打藥,手機都能收到提醒。輕輕一點,地裏就開始澆灌了,這在以前可不敢想。”申繼鋒説,以前種10畝地就累得不行,現在一個人管200畝都是尋常事。
當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小麥的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7%。機械化、智慧化的種植方式帶來極大便利,也提高了農民對小麥豐産的信心。
申繼鋒在地裏看小麥長勢。新華社記者黃韜銘 攝
高效專業的服務,是小麥單産提高的保障。在渦陽縣輝隆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除草劑等各種藥劑整齊擺放,無人機等各種機械讓人目不暇接。“我們為農戶提供從選種到耕地、播種、施肥等全過程高産方案。”輝隆農業總經理黃松介紹,公司會根據農戶的土地情況,選擇適宜的優質品種,協助他們整地施肥,精準確定播種量,在生産各環節提供高效優質的增産服務。
專業農技人員也全程為小麥豐産提供著助力。“農諺常説‘苗好一半麥’,春節後我們第一時間開展小麥單産提升技術培訓。”渦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介紹,縣裏今年小麥在田面積超185萬畝,全縣170名農技人員、300多名科技特派員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防治病蟲害、適時施肥,保障了苗情和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提升。
當前,我國小麥主産區逐漸進入集中收穫期。在良種、良機、良法推動下,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新華社記者黃韜銘、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