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規、不達標!這種輪胎,流向多地!隱患重重
我國是輪胎的産銷大國,2023年,全國汽車輪胎總産量7.86億條,同比增長17.8%。在新輪胎不斷投入市場的同時,每年也會産生大量的廢舊輪胎。廢舊輪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膠,輪胎翻新是國際公認的輪胎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首選方式。我國輪胎翻新産業一線的現狀如何呢?
兩三個人撐起小作坊
翻新輪胎全憑經驗 隱患重重
在駐馬店,記者找到了一家從事輪胎翻新的作坊,各種大尺寸的廢舊輪胎在院子裏散亂地堆放著。
老闆把記者帶到一個村子。一到村口就看到回收舊輪胎的牌子。
記者跟隨老闆進入車間,地面臟亂不堪,到處都是橡膠粉塵和邊角料。老闆介紹,這些舊輪胎都是用來翻新的。
按照《輪胎翻新工藝》國家標準,在輪胎翻新前的選胎環節,需要一系列設備,對要翻新的輪胎進行檢測、評估。
但在這個小作坊,老闆的回答卻是:不能用的輪胎,回來一看就不要的,就是憑行業經驗。
在車間裏,記者看到兩個罐狀設備,它就是輪胎翻新的核心設備。老闆告訴記者,舊輪胎包裹著多層橡膠,被放入這種特定的密閉設備里加壓加熱,也就是硫化,來重新做輪胎花紋。
老闆説,小作坊做輪胎翻新,硫化罐、打磨機和用來壓實胎面膠的壓面機是必備的,算下來十五萬元左右,三五個人,就辦起了輪胎翻新作坊,生産成本比正規的輪胎翻新廠家要低很多。
記者了解到,小作坊在輪胎翻新過程中,有兩種常用手法,一種是全包的翻新方法,被叫做“活絡模”,另一種常用的方法叫做“雙胞胎”式翻新。二者都存在安全隱患。
在走訪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那就是輪胎翻新作坊,並沒有基本的質檢設備。在這裡聽到最多的關鍵詞就是“靠手工”“憑經驗”。
輪胎翻新小作坊老闆:正常的新輪胎,殘次品在1%至2%,翻新的殘次品更高,畢竟咱車間不是太正規。
據了解,正規廠家在出售翻新輪胎時,一般都會向買家出具輪胎出廠檢驗報告。輪胎上會標明生産廠家、合格標識碼,並建立可追溯的生産記錄和銷售記錄檔案,確保翻新輪胎的出廠品質和售後服務。此外,根據國家標準,翻新輪胎應該有 “翻新”字樣,還需標明翻新次數、翻新批號。
但小作坊的翻新輪胎上並沒有這些標誌,從小作坊裏流出的不合規、不達標的翻新輪胎,加劇了車輛行駛的安全風險。
正規輪胎翻新陷入“冰點”
80%産能在閒置
從事輪胎翻新的正規企業則告訴記者,他們的翻新工序很複雜,第一道工序“人工檢測”就分為七步法,符合標準的會進入下一道工序。
人工檢測:根據國家輪胎翻新技術標準,初步挑選出有翻新價值的輪胎,把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淘汰掉。
機器檢測:設備檢查出肉眼發現不了的胎冠裏面細微的釘洞。
探傷檢查:用X光機進行胎體檢查。
只有檢查出舊輪胎裏的所有損傷,才能判斷哪些輪胎可以翻新,也能確保在後續的翻新環節,所有的損傷都能得到修復。一旦漏掉隱蔽的損傷,就可能埋下安全隱患。
一系列的檢查過後,便是打磨工序。打磨過後,再用機器壓上中墊膠,把膠皮加熱擠壓到打磨後的輪胎胎面上,然後開始鋪胎面膠,就是把新的胎面緊緊地壓到輪胎上。最後送入硫化罐進行硫化。
但是記者發現,這家企業一次可裝22條輪胎的硫化罐,卻只推進去一條輪胎。企業負責人解釋説,這條輪胎翻新生産線是十幾年前進口的國外設備,一套價值六百多萬元,但最近業務太少,生産線嚴重“吃不飽”。
而在偌大的車間裏,還有另外一條生産線,上面落滿灰塵,像是閒置了很久。
鄭州某汽車輪胎企業副總經理 韓慶福:2023年翻新的有一萬多條,相當於80%的生産能力在閒置。
這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2009年進入翻新行業以來,目前公司的輪胎翻新業務,可以説處於最低迷的時期。
鄭州某汽車輪胎企業董事長 張秀麗:到了冰點的狀態,目前為止都是處在沒有可翻新的胎體這種狀態,所以説現在生産量一直在下降。
中國輪胎迴圈利用協會會長李衛東告訴記者,鄭州這家輪胎翻新企業眼下遇到的困境,是目前整個輪胎翻新行業的一個縮影。
中國輪胎迴圈經濟利用協會會長 李衛東:我們國家汽車産業這幾年在穩步增長,輪胎的數量越來越多,廢舊輪胎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據我們行業不完全統計,輪胎翻新的數量卻在逐年下降。
事實上, 2009年1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迴圈經濟促進法》第四十條,就明確規定:國家支援企業開展機動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産品的再製造和輪胎翻新。國家發改委在2017年、2019年接連發文,特別強調把包括廢舊輪胎在內的資源迴圈利用基地建設納入城市規劃。2020年,工業和資訊化部也發佈了一系列文件,對輪胎回收翻新行業進行指導規範。
此外,《工程機械翻新輪胎》《載重汽車翻新輪胎》的國家標準也已經正式實施。
中國輪胎迴圈經濟利用協會會長 李衛東:橡膠本身是戰略資源,進行翻新是對這種戰略資源最好的節約。
“一次性輪胎”充斥市場
行業呼喚新的國家標準
正規翻新輪胎既經濟又環保,政策也鼓勵,但為什麼輪胎翻新行業的産值卻在逐年下降呢?
中國輪胎迴圈經濟利用協會會長 李衛東:很多新胎就不具備翻新性,就是一次性使用。在製造的時候就沒有翻新性能,對於翻新胎的供給來説就很少了。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小作坊,確實是做了一些不太符合國家技術規範的翻新胎,可能有一些負面影響。
鄭州某汽車輪胎企業董事長 張秀麗:社會上平均翻新率5%都不到,你想想這個差距。
今年以來,不少新輪胎生産企業銷量增幅遠大於營收增幅。也就是説,大多數國産輪胎還沒有走出“靠低價續命”的生存環境。新輪胎的價格越來越低,對翻新輪胎的生存空間也造成了擠壓。除此之外,翻新輪胎自身成本一直受制於人,生産設備和主要原材料胎面膠和中墊膠等大多要依靠進口。
杭州一家企業從2013年實現了原材料全部自主研發和生産後,每條翻新輪胎的原材料成本可節約一百元左右。從2019年到2023年,他們輪胎翻新量分別為1.7萬條、1.9萬條、2.0萬條、2.2萬條和2.5萬條。雖然每年都在增長,但輪胎翻新業務所佔的産值,卻微乎其微。
採訪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要推進輪胎翻新産業健康有序發展,除了必須打擊小作坊,規範輪胎翻新市場,還需要確定相應的標準,確保目前投入市面上的新輪胎,在經過使用後具備翻新條件。
杭州某橡膠集團董事長 沈金榮:現在新輪胎的可翻新率在下降,原因是輪胎做便宜了,就變成一次性輪胎。現在翻新的現狀要綜合來發力。
中國輪胎迴圈經濟利用協會會長 李衛東:在製造新輪胎的時候,國家應該制定能夠有翻新性能的指標,達不到強制性標準,新胎是不合格的,這樣翻新輪胎會有很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