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老工業基地何以成文旅新“網紅”?——遼寧文體旅高品質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

2024-05-25 09:00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遼寧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24日在大連啟幕。會上,一大批文旅項目集中簽約,上百名文旅主理人分享“流量密碼”……人們爭相挖掘遼沈大地的文旅商機。

這是在遼寧省大連市星海廣場拍攝的“2024遼寧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的展板(2024年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被譽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的遼寧,何以變身文旅新“網紅”?在越來越激烈的文旅競爭大潮中,遼寧做對了什麼?

“工業搖籃”玩轉“詩和遠方”

初夏時節,太陽剛剛升起,瀋陽故宮大清門前就人潮涌動,小旗林立。從冬看紅墻白雪,到春賞玉蘭花開,擁有近400年曆史的這座世界文化遺産一直遊客不斷,最近上新的精品文物展、海派繪畫展更是引來網友追捧。

去冬以來,遼寧冰雪遊因“不太冷、不太遠、不太難、不太貴”更加熱氣騰騰。遼寧人乘勢而上,創新文旅場景、製造流行時尚,吸引遊客來“工業搖籃”玩轉“詩和遠方”。

冬天裏的“一把火”,一直“燒”到初夏。

今春以來,憑藉直通大海的優美景色和巨輪“穿行”樓宇之間的獨特景觀,大連市港東五街火熱“出圈”。“大船與高樓同框”的美圖廣為傳播。

2024年3月29日,遊客、市民在遼寧省大連市港東五街拍攝直通大海的優美景色和巨輪“穿行”樓宇之間的獨特景觀。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港東五街意外爆火,增強了遼寧發力“四季遊”的信心。

山海相映的遼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入春後,丹東河口的桃花、錦州北鎮的梨花,各地賞花遊、踏青遊此起彼伏。進入初夏,演唱會遊、賽事遊、研學遊日漸升溫。

數據顯示,清明小長假,遼寧接待遊客同比增長110.81%,“五一”假期同比增長61.4%。人氣旺、熱度高的遼寧文旅正在打破“冬季限定”,走向“四季常青”。

與此同時,大城市的“文旅熱”,開始向小城傳導。

2024年4月17日,遊客在遼寧省大連市龍王塘櫻花園內賞花、遊覽。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最近,電視劇《乘風踏浪》熱播,帶動拍攝地興城文旅“風生水起”。這座遼西小城全城“尋寶”,一連推出“遼東灣第一大島”“寧遠古城”等IP。

曾經只有瀋陽、大連等大城市為外地遊客熟知的遼寧,搶抓文旅風口,推動不少小城從角落走向臺前。今年以來,憑藉“萬物皆可烤”的燒烤、千年古剎奉國寺、海上奇觀筆架山,錦州市成為社交網站上的文旅“新星”。北京的上班族張紫涵專程到錦州打卡,她説:“既有人間煙火又有別樣風情,錦州是旅行者的快樂老家。”

各類文旅新玩法,持續升級迭代。

大連熊洞街,當身高6米、重達25噸,灰色的倣生機械巨熊時而張口咆哮,時而緩緩前行,遊客爆發出陣陣歡呼。大連冰山慧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藍費靜説:“這一街區由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大連冰山集團舊址改造而來,現已匯聚上百家遊樂、電玩、研學商戶,老廠房煥發了新生機。”

2024年5月22日,遊客在遼寧省大連市熊洞街觀看倣生機械巨熊表演。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去小河沿逛早市”“來老北市看龍鳳呈祥”“逛遼博看古裝展演”……遼寧各地文旅新玩法升級迭代,帶動紅色遊、美食遊、露營遊等層出不窮。

花式“整活”激發文旅引力

“以前遊客來,多是‘點一腳就走’,現在遼寧既會‘整景’又會‘整活’,可看、可玩的東西太多了,網上隨便一搜,就是五天四夜的遊玩攻略。”談及遼寧文旅之變,瀋陽城市學院城市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剛十分欣喜。

今年一季度,遼寧省接待遊客1.71億人次,同比增長68.2%;旅遊收入1902.1億元,同比增長89.4%。從引得來人到留得住客,遼寧多方發力:

——增“創意”,用多重方式“打開”美好生活。遼寧挖掘獨特場景,提供沉浸體驗,在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打造中,給遊客驚喜。圍繞“夜遊”一個主題,瀋陽已開發出渾河夜航、西塔煙火、文創市集、24小時書店、深夜食堂等多個項目。

2024年5月23日,在遼寧省大連市,遊客在觀賞星海灣大橋的光影秀。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加“文意”,讓文化傳統“活”起來。裙裾飄逸,舞姿翩躚,十幾位“女神”從古畫中“走出來”婆娑起舞……“五一”假期,遼寧省博物館和遼寧歌舞團圍繞館藏國寶《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創新排演的舞蹈作品,一經亮相就驚艷四座。“太漂亮了,文物‘活’起來了。”來自廣西的遊客陳菲讚嘆不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遼寧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內涵並生動呈現,讓遊客沉浸其中獲得精神享受和情感共鳴。瀋陽市推出《老瀋陽·尋鳳記》、冰上芭蕾舞《一千零一夜》幾乎場場爆滿。北票市在天鵝棲息的“天鵝湖”旁舉辦天鵝節,芭蕾舞者的傾情演繹讓參觀者大飽眼福。

——重“誠意”,以熱情服務溫暖遊客。近期,瀋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組織了300人的志願者隊伍,在15個熱門景區、早市、商場設置“迎且”驛站,及時提供道路指引、看護照料、訴求受理等服務,外地遊客紛紛點讚。

地鐵站名“瀋陽站”被網友吐槽,瀋陽馬上改回“瀋陽站站”;港東五街“火”了後,大連立刻設立遊客中心和免費飲用水站……談及遼寧文旅“寵粉”,大連市文旅局副局長王文勇坦言,對遊客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遼寧人骨子裏的實在、敞亮、講究,將通過服務的優化,聚攏更多人氣。”

2024年2月9日,在遼寧省瀋陽市,南方來東北旅遊的遊客在地鐵“瀋陽站站”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讓高品質引領文旅“長紅”

從大連東港商務區乘坐遊艇,在海風輕拂中欣賞城市燈光秀。近日,“海上看大連”作為全新場景供給,為遊客提供高品質視覺體驗。

2024年4月16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東港商務區,遊客在海邊休閒觀光。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借助本次大會,遼寧全方位發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旅遊強省,讓旅遊業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發揮更大支撐力。

蓄力高品質。遼寧省文旅廳廳長劉偉才説,不靠“一招鮮”,不吹“一陣風”,遼寧著力行穩致遠,將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吸引賓客從“到此一遊”到流連忘返。

白色院落掩映于鄉野,陽光從玻璃天棚灑下,位於大連長海縣廣鹿島的“樸宿”民宿清新致雅。“我們只有7間房,追求‘小而精’。”經營者白冬雲説,這兩年島上的特色化高端民宿漸多,“要靠品質打品牌”。

劉偉才説,遼寧將持續打造好營商環境,做好高品質服務,讓遼風、遼景、遼韻、遼味深入遊客內心。

發力大融合。瀋陽渾南區,遼寧男籃主場猶如綠色海洋,吶喊聲震耳欲聾。從球市“一票難求”,到賓館“一房難求”、飯店“一桌難求”,火爆賽事拉動了周邊消費。

遼寧不僅工業基礎雄厚,還擁有文旅資源3.3萬餘處、32位奧運冠軍和良好的群眾體育基礎,文旅融合優勢突出。瀋陽市文旅局局長劉克斌説,融合併不是簡單疊加,而是通過資源共用、相互賦能,進行業態融合、場景聚合。

跟著賽事去旅行、尋著文博去旅行、體驗民俗去旅行……在遼寧,一批休閒度假、夜間消費、戶外運動等“文旅+體育”新玩法涌現。今年,大連舉辦中體聯世界盃等賽事,重現“足球城”風采;瀋陽打造演藝賽事之城,吸引全國球迷、歌迷。

聚力一體化。在遼寧旅遊,一張套票能遊覽上百個景點,一張火車票也能來往省內多地。本次大會上,遼寧整合各地“100+”旅遊景區,發佈“暢遊遼寧”年卡和季卡,附帶“100+”文化場館、“100+”星級飯店等優惠政策。

從單打獨鬥到攜手共進,遼寧以全域旅遊品牌為引領,將瀋陽、大連吸引來的流量向周邊分流,推動文旅資源串珠成鏈、一體發展。

遼寧省文旅部門預計,今年上半年,遼寧接待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將同比增長30%以上。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