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超70城推進住房“以舊換新” 已有多地成交落地

2024-05-25 05: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5月2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房地産重磅利好政策的暖意正吹向全國。在推動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的目標下,“以舊換新”正是當前撬動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70城推出“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更有多地明確鼓勵或推動國企收購購房者手中的舊房。

多地住房“以舊換新”落地成交

“【鄭房交易】您參與的房屋以舊換新收購報名事項,辦理環節:報名初審;辦理結果:審批通過,同意。請登錄鄭州市房産交易服務平臺查看具體資訊。”

來自鄭州的曾女士最近剛剛通過小程式報名了鄭州的住房“以舊換新”,目前已初審完成。

“工作人員介紹流程是等待他們審批後會進行舊房的估價,先初步給一個價格再實地查看給出最終價格。我們可以先看接不接受,再考慮去選新房。”曾女士説。

報名過程中,讓曾女士印象比較深的是需要填房屋竣工時間,因為要求房齡不超過20年。“主要收的是120㎡以下的中小戶型,舊房貸款必須結清,不考慮裝修情況。”

4月初便明確啟動二手住房“以舊換新”試點工作的鄭州,其“以舊換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國資主導、城發集團進行收購,在主城區全面實施後,今年全年計劃完成5000套收購;另一種是政府政策鼓勵,群眾市場交易,全年計劃完成二手住房“賣舊買新、以舊換新”5000套。

另一個釋放了較大體量的城市還有南京。

由南京安居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啟動主城六區存量住房“以舊換新”試點,首批試點房源共2000套。據“宜居南京”微信公眾號5月22日消息,自4月底宣佈“以舊換新”以來,初審符合條件的登記約3430組;案場累計來訪約2230組;繳納新房意向認籌金的換房人515組,52組客戶確認成交。

“我家在市中心有一套年份比較久的房子,因為工作單位調動一直空置,也有人出過價但沒到心理價位。仲介跟我説我新看上的樓盤可以參與‘以舊換新’活動,而且評估價可能比市場價還高些,我非常心動。”南京市民樓女士對中新財經記者説。

但目前讓樓女士糾結的是,聽説參與“以舊換新”的新房,開發商可能會收回一些優惠。“這可能就需要我好好算一下賬,合適的話還是非常願意加入‘以舊換新’的,畢竟自己賣房買房真的太麻煩了。”

鄭州一景。 丁友明 攝

“國家隊”重要性凸顯

可以看出,住房“以舊換新”已從最初的呼籲和鼓勵,慢慢進入到落地成交的階段。

“面對規模過萬億的‘以舊換新’潛在市場,想要通過政策引導方式來有效撬動住房需求,當前主流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回購模式、代售購新模式和購房補貼模式。”緯房研究院首席分析師、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産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閆金強説。

他進一步表示,“代售購新”的最大挑戰點在於如何在約定期限內“換舊”,特別是在市場預期有待提升的背景下。當前客戶鎖定意向新房的期限一般是2個月,這意味著房地産仲介機構要在2個月內幫助客戶賣掉舊房。然而數據顯示2023年主流城市二手房成交週期總天數約為189天,遠超2個月的期限。

因此,直接收購舊房的模式更加受歡迎,即地方使用財政補貼鼓勵房企收購舊房以達到“賣舊買新”的效果,國企收購用作保障房,政府收購用作安置房。

平安證券房地産團隊表示,“以舊換新”有利於暢通一二手房置換鏈條、協助縮短交易週期、促進新房銷售去化。收購模式由地方國資或開發商直接收購居民舊房,在賣房環節更具效率,成為主流。

有些地方政府更是已直接出手。例如,杭州市臨安區近日發佈公告稱,將在臨安區範圍內收購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雲南大理也明確,鼓勵收購存量房作為保障房或人才房,去化週期超24個月的縣市不再新建保障房。

但這一途徑要想進行大規模複製,也面臨一些阻礙。華泰證券報告顯示,從對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影響程度來看,政府收儲>換房補貼>便利交易,但相應的對於地方財政的資金負擔也是由大到小;如果推廣政府收儲模式,那麼收購規模、收購標準和新房換購標準等具體細節仍有較多可待商榷之處,如何公允地為二手房定價也是一大難點。

“各地‘仲介優先賣’的優化交易類政策頻次最高,不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的運作情況,在買方市場背景下效果有限;多地試點了地方國企收購模式,目前整體規模較小,而且一般要求購房者在指定的新房樓盤購買。”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不過未來參與城市範圍有望不斷擴大、實施力度也有望增強,“以舊換新”策略也會對市場逐漸發揮作用。(完)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