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四年多再啟 三國合作重回正軌迎契機

2024-05-25 05: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時隔四年多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即將重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5月26日至27日赴南韓首爾出席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屆時,李強總理將同日、韓領導人共同出席三國領導人會議、中日韓工商峰會等重要活動,就中日韓合作交換意見。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學者表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自2019年12月後停擺,如今再度舉行,釋出推動三國合作重回正軌的積極信號。“這是三國之間,包括中韓關係、中日關係重整行裝再出發的一個起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説。

“儘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一度中斷,但增進理解、促進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幾年,各方在人文、衛生等領域的交往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説,實踐表明,三國合作既有深厚基礎,也有強勁需求,更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歷經25年發展,中日韓合作建立起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以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和70多個工作層機制為支撐的合作體系,是東亞地區機制化程度最高、覆蓋領域最廣、內涵最豐富的多邊合作架構。

其中,中日韓領導人于2008年12月首次在東盟與中日韓(10+3)框架外單獨舉行會議,並決定在保留10+3領導人會議期間會晤的同時,將三國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機制化。

截至目前,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已舉辦八次,推動三國合作始終是重要議題。學者研判,本次會議將為各方下一步在經貿、科技、人文交流、可持續發展、公共衛生等領域開展合作劃出重點。

根據輪值主席國韓方發佈的會議安排,三國領導人談論議題廣泛,包括促進人員往來、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貿合作、助推數字化轉型等內容。“三方對於改善關係、促進地區穩定、推進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等,都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意願。”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説。

關於中方此次與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指出,中方願同日方、韓方一道,落實《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等重要共識,“推進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董向榮分析稱,重整行裝再出發之際需要重溫初心、錨定方向。2019年12月舉行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表《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其中提出,“使中日韓合作成為東亞和平穩定與地區合作的穩固平臺和促進世界發展繁榮的重要力量”。時隔多年,三國領導人凝聚共識、積極發聲,不僅將為三國合作注入新的動能,也將為推進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繁榮貢獻力量。

“同為亞洲和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日韓對區域乃至全球價值鏈、産業鏈、供應鏈影響深遠。”陳子雷説,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三國應當也有能力成為東亞合作的“領頭羊”、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的“穩定器”、解決熱點問題的“減壓閥”。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也讓會議期間中日、中韓領導人之間會否進行雙邊會晤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汪文斌透露,對於雙邊會晤事宜,目前中方同有關方面保持著溝通。

“中日關係當前面臨複雜嚴峻形勢,如能實現高層正式會晤,通過磋商穩定局面、相向而行管控風險,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穩定發展。”笪志剛説,特別是針對近期日方涉臺消極動向,如實現面對面溝通,將有利於再度闡明中方立場,推動其重溫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築牢兩國關係政治基礎。

董向榮認為,一段時間以來,在南韓政府外交政策方向調整、地緣政治博弈加深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韓關係處於建交以來相對困難的時期。此次會議期間,中韓領導人如能實現雙邊會晤,將有利於確認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定位,推動雙邊關係重回穩定發展軌道。(完)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