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向北開放新高地,共用發展新機遇——寫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閉幕之際

2024-05-23 05:33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網哈爾濱5月22日電題:向北開放新高地,共用發展新機遇——寫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閉幕之際

孟夏時節,丁香盛放,世界目光,匯聚松花江畔。

5月21日,歷時6天的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在哈爾濱圓滿落幕。時值中俄建交75週年,走過十度春秋,這場盛會奏響中俄經貿交融發展新樂章。

為中俄企業尋求機遇搭建大舞臺——

自2014年至今,從跨國大公司到專精特新企業,從亞洲腹地到非洲之角,7200余家中外企業、超過105萬名客商“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累計簽約4468億元人民幣。

為中俄貿易再上層樓創造新機遇——

作為中俄兩國間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中俄博覽會被視為中俄經貿合作的“風向標”,本屆共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120余個中外代表團參會、5000余種世界各地特色展品展出。

為全球共用中國機會提供高平臺——

新老朋友來相會,中俄博覽會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高水準平臺,幫助世界共用中國對外開放新機遇。

向北開放,打開擁抱世界的大門

行走在中俄博覽會各展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中文、俄文、英文、巴基斯坦語……夾雜著多國語言的洽談聲此起彼伏。今年的外國面孔更多了,場面更熱鬧了,這是不少參展者的第一印象。

5月18日,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現場,參會者有序進場。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5月18日,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首個公眾日,入場人次達到7.5萬。鮮活的深海帝王蟹、甘甜的莊園自釀起泡酒、醇厚的黑巧克力……這場博覽會如同打開一扇聯通俄羅斯的大門。

目之所及,場內很多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特別是在以中俄合作為主題的A展廳,有不少來自俄羅斯的參展商,俄羅斯下轄的多個聯邦主體都設有專門展區。

“今年的中俄博覽會是獨一無二的。”前往展區進行洽談的俄羅斯阿穆爾州州長瓦西裏·奧爾洛夫表示,自2014年以來,阿穆爾州與黑龍江省有著密切往來與合作,這次中俄博覽會的舉辦再次為兩地深入交流、共用機遇搭建平臺,為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始於東北,不止東北。

回顧中俄博覽會發展歷程,它見證了“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漸行漸近、攜手同行的歷程。

2014年,首屆中俄博覽會,創下當時俄在華展覽規模、品質、水準、涉及領域、參會人數等多項歷史之最。

2016年,第三屆中俄博覽會首次來到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國家會展中心,是中國境外辦展史上展覽規模較大、出境參展人數較多的一次盛會。

2018年第五屆中俄博覽會,創建了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新機制,博覽會成為中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權威專業的綜合性品牌平臺。

……

十年間,中俄兩國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共同收穫發展的果實。隨著中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401億美元,提前一年達到兩國設定的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

作為五次參展的“老朋友”,俄羅斯客商阿廖沙頻頻“點讚”:“借助博覽會,我們將近百款農産品引進中國市場。這裡已成為我們洞察全球消費者的最前沿、展示新産品的大舞臺。”

新朋舊友,在多元合作中共用商機

始於中俄,不止中俄。

中俄博覽會的國際展區仿佛一個“地球村”,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産品匯聚於此,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參展商和採購商。

5月18日,參會者在俄羅斯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35歲的迦納小夥李傑是第二次參加中俄博覽會。他和同伴一行5人帶來了非洲鼓、木製面具、乳木果油等家鄉特色産品。“中國的市場很大,這裡也很美。”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

中國大市場,世界大機遇。搭乘中俄經貿發展“快車”,參展企業從“頭回客”變“回頭客”,再成“常駐客”的故事不斷上演。

作為中俄博覽會上的“新面孔”,南韓展商樸鍾揮帶來的主要展品是與“線條小狗Maltese”IP形象聯名的化粧刷套裝。面對絡繹不絕前來購買的遊客,他直言“在中國發展將有巨大的回報”。

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國際展區一角,日本新潟縣展位前遊客不少,大米、廚房用具、手工藝品等各式特色展品吸引目光。“我之前參加過廣交會和上海的展會,沒有想到中俄博覽會的人氣也這麼旺。”日本新潟縣政府國際課職員成山義人説,他希望能在這次展會上找到合作夥伴,一道助力更多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

獨行快,眾行遠。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也是為自身發展注入動力。

黑河市坤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坤早就準備好了自家參展的産品——“網紅”大豆冰淇淋。“結合現代生物技術與創新工藝,推出多款以大豆為原料的食品。”她説,公司正依託科技持續提高産品附加值,産品市場和銷路不斷拓寬。

眼下,越來越多像張德坤一樣的中國創業者、企業家,誠邀合作夥伴一起參展,與産業鏈上下游共同亮相……在中俄博覽會的大舞臺上,中外企業深度合作,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全球化寫下生動注腳。

全球矚目,面向未來攜手發展

出席論壇、圓桌會、研討會、交流會,參加會談,觀看文藝演出……不少俄方代表覺得本屆中俄博覽會的日程豐富,超過往屆,涉及的中俄合作話題、領域也更廣泛、務實。

5月18日,幾名俄羅斯客商在北大荒集團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中俄博覽會匯聚知名企業,是難得的合作對接平臺,希望能與外國的合作夥伴進一步加強交流,共用戰略機遇,實現互利共贏。”中誠通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立群説。

作為本次盛會舉辦地的黑龍江省,地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對俄區位優勢明顯。今年一季度,黑龍江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3%,高於全國5.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52%,高於全國47.1個百分點,成為外貿新亮點。

始於經貿,不止經貿。

在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滕仁看來,中俄兩國各自擁有廣闊市場和豐富資源,地方合作潛力十分巨大。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互補性明顯,未來將在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協調整合方面不斷融合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認為,本屆中俄博覽會的舉辦不僅進一步提升貿易活力,為中外企業創造更多商機,也讓中俄兩國人民更直觀地感受文化魅力、增進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為各領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州州長尼基京表示,諾夫哥羅德州與包括山東在內的中國多地在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有著長期聯繫。今年6月,諾夫哥羅德州將在北京國際旅遊展覽會上設立展臺。

本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兩國建交75週年之際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簽署併發表,為未來一個時期中俄關係發展擘畫了新的藍圖。

“中俄合作潛力足、空間大,推動雙方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能。”商務部歐亞司司長劉雪松表示,中俄貿易未來必將向著更高水準、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推進,為東北亞乃至全球發展與繁榮注入強勁動力。(完)

策劃:顧錢江

統籌:徐宜軍 袁英

文字:楊思琪 徐凱鑫 李碩 李國紅

視頻:何山 王建威 張濤 謝劍飛

海報:董雲竹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