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中方: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産業“産能過剩”,本質上是保護主義

2024-05-22 1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黃鈺欽 郭超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美國財長耶倫21日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面板領域的産能嚴重超出全球需求,呼籲美歐以戰略性和團結方式應對,本月舉行的七國集團財長會將聚焦該議題。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多次闡明,中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是企業長期技術積累和開放競爭的結果,是在充分競爭中拼出來的,而不是靠産業補貼補出來的,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中國的新能源産能是助推世界經濟綠色轉型亟需的先進産能,而不是過剩産能。

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産業“産能過剩”,完全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本質上是保護主義。按照美方的邏輯,什麼商品出口多了,什麼就是“産能過剩”。那美國每年大量出口大豆、飛機、天然氣,不也是過剩産能嗎?七國集團財長會難道不應該首先聚焦美國的這些過剩産能嗎?

美方以“産能過剩”為名,試圖脅迫七國集團成員對中國新能源産品築欄設限,這實際上是要組建一個“保護主義同盟”,與開放共贏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不僅將損害相關國家消費者福利,也將對全球綠色轉型造成干擾和破壞。

必須指出的是,搞綠色“雙標”做不到兩頭漁利,只會適得其反。要想應對氣變問題就不能搞保護主義,搞保護主義就不可能真正解決氣變問題。美方不能一手高舉應對氣變的大旗,要求中國為應對氣變承擔更大責任,一手揮舞保護主義的大棒,阻礙中國綠色産品造福全球。

中國願與世界各國深化新能源産供鏈合作,促進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希望各國堅持開放合作,拒絕保護主義;爭取共贏, 避免“多輸”。(完)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