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良種良機良法護航夏糧豐收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4-05-21 06:38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三夏”之際,麥浪滾滾,豐收在望。今年,我國冬小麥麵積穩中略增,長勢總體好于常年、好于上年。連日來,各地搶抓農時,全力抓好夏收工作,良種良機良法全力護航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産豐收開好頭、起好步。

良種保障穩産增産

良種,是農業現代化的堅實基礎。

近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雙佛鎮的“天府糧倉·百縣千片”高産示範區裏,收割機帶著隆隆的轟鳴聲,在麥浪中來回忙碌,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根據實收測定産量,示範區平均畝産達到615.93公斤,再次刷新去年創下的515.57公斤南充小麥畝産紀錄,更是達到全省平均畝産的2倍。”四川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薛曉斌介紹。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糧食穩産增産,根本出路也在科技。據了解,本次測産示範區的“綿麥902”小麥品種已是西南麥區規模化種植條件下實收産量最高的小麥品種。

南充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羅友明介紹,該品種具有産量高、抗性好等優點,並且蛋白質含量低、面筋強度弱。“目前我國弱筋小麥的種植總面積仍較少,大規模推廣後,有望提升弱筋小麥原糧自給,減少對進口原糧的依賴。”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近年來,我國種業振興行動紮實推進,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在農業增産中的貢獻率超過45%,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國産種子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良機讓夏糧生産更高效

良機,是農業現代化的裝備支撐。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5月14日一大早,在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楊長村,約800畝小麥開鐮收割,打響了當地冬小麥收穫“第一戰”。

“以前小麥快到收穫時,要提前找好農機、烘乾廠、銷售公司,現在有了農機一條龍服務,省心多了。”望著一簇簇小麥在收割機的作業中“變身”為顆顆飽滿的麥粒,種糧大戶周小林滿臉欣喜。

周小林介紹,今年在小麥成熟季到來前,農機收割團隊就已提前對接,隨時做好搶收小麥的準備。

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夏”期間,計劃完成小麥機收面積19.5萬畝,機收率穩定在99%以上。“今年擬投入聯合收割機1200台、大型拖拉機1000台,配套農機具8000台套,預計6月上旬大面積收割基本結束。”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農機給力,夏糧生産“加速跑”。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

“接下來,將繼續著力夯基礎、破卡點、提品質、控風險,力爭早日補上農機領域突出短板,實現穩鏈強鏈。”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良法為夏糧豐收提供“硬支撐”

良法,是農業現代化的技術途徑。

在河北邯鄲市成安縣,種糧大戶朱新濤正和當地農技人員一道,察看小麥寬畦等行距全密植種植情況。

“寬畦密植每畝地的畝穗數能比之前提高3%到5%,再通過科學水肥管理,今年小麥的品質和産量都能再上一個新臺階。”朱新濤對今年的小麥高産信心滿滿。

朱新濤説的寬畦密植模式,是把田地改為5米寬的大畦田模式,每畦田種18行麥子。“相較于之前2.7米左右的畦寬,現在土地利用率可以提高6%到7%。”

成安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趙丹丹介紹,寬畦密植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畝均可增産50公斤左右。

成安縣農技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河北省在推廣小麥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還廣泛推行多種新種植技術,“良種+良法”保證了糧食單産穩步提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紮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前不久,國務院印發《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在就《行動方案》答記者問時表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紮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從耕地、水利、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耕作技術等著手,加強銜接配合和技術整合創新,強化糧食生産能力建設,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産的第一季,良種良機良法護航下的夏糧豐收,正不斷築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