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2024-05-21 05:47

來源:中新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當地時間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和高級官員的直升機發生墜機事故。20日,伊朗官方確認,萊希在事故中遇難。

萊希2021年當選伊朗總統,他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關係密切,一直以來被外界視作其接班人。萊希上任以來,伊朗面臨美國的嚴厲制裁、國內的經濟民生壓力及地區緊張局勢等問題。據英國網站“中東觀察”(Middle East Monitor)報道,在外交政策上,萊希積極關注“全球南方”國家,努力擴大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外媒普遍認為,他的去世將給哈梅內伊帶來重要考驗。

最高領袖的“潛在繼任者”

萊希1960年出生於伊朗什葉派穆斯林聖城馬什哈德的一個宗教家庭,父親是一名神職人員,自幼受到宗教熏陶。15歲時,他追隨父親的腳步,開始在聖城庫姆的神學院就讀。其間,萊希積極參與時任最高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運動”,並擔任“伊斯蘭革命”後期重要司法職位。

萊希從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伊朗司法體系工作,1985年,年僅25歲的他成為了首都德黑蘭的副檢察官。

半島電視臺稱,萊希與哈梅內伊關係十分密切。早在“伊斯蘭革命”期間,二人就已經相識。霍梅尼去世後,哈梅內伊成為伊朗最高領袖,萊希在他的提拔下,先後擔任德黑蘭總檢察長、國家總檢察長、司法總監等職。

2016年,萊希被哈梅內伊任命為伊馬姆·禮薩聖地監護人,並掌管伊朗財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會。他同時設法與政府、軍隊、立法部門和神權統治階級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極大鞏固了他在伊朗政教界的地位。

2021年,萊希被哈梅內伊任命為伊朗總統。《紐約時報》稱,萊希在擔任總統期間,監督執行了擴大伊朗地區影響力的戰略,目前被外界廣泛視作哈梅內伊的“潛在繼任者”。

對美態度強硬 關注“全球南方”

2018年,美國違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了對伊朗的嚴厲制裁,給伊朗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萊希上臺後,對西方的態度變得強硬。他和哈梅內伊都認為,解決伊朗經濟問題的主要方法並不是讓美國取消制裁,而是實行自給自足的經濟政策,降低伊朗應對外部制裁的脆弱性。

在萊希任期內,伊朗積極關注“全球南方”國家,與亞非拉多國簽署了經濟、政治、文旅方面的多項合作文件,並主動加入國際組織。

2023年,萊希開啟繁忙的外交工作。2月,萊希在其任期內首次訪問中國。4月,在中方及伊朗、沙特共同努力下,伊沙實現和解,促進了中東地區安全穩定。此後,萊希又先後到訪拉美三國和非洲三國。“中東觀察”網站評論説,儘管伊朗的對手和西方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伊朗,但這種企圖並沒有實現。

在多邊合作上,伊朗也取得進展。2023年7月,伊朗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同年8月,伊朗加入金磚合作機制,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

今年4月,作為對以色列空襲伊朗大使館的回擊,伊朗首次從其領土向以色列發動襲擊,但其巧妙地控制了打擊力度。在經過幾輪交鋒後,伊以之間的平衡暫時未被打破。有媒體認為,哈梅內伊和萊希一直致力於保持微妙的平衡,既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以色列施壓,又要避免與以色列和美國産生直接對抗。

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當地時間20日,在確認萊希遇難後,伊朗政府內閣發表聲明説:“我們向國家和人民保證,將繼續萊希總統的前進道路,國家治理不會受到干擾”。

在伊朗政治架構中,擔任宗教領袖的哈梅內伊是最高掌權者,總統萊希則負責具體行政事務。《金融時報》認為,在哈梅內伊的掌控下,萊希的去世不會對伊朗內政外交上的關鍵政策産生顯著影響。

當地時間20日,哈梅內伊宣佈為萊希進行為期5天的全國哀悼,同時命令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暫時管理政府,並在接下來50天內推動新總統的選舉。當天,穆赫貝爾主持與伊朗議會議長和司法機構負責人的會議,強調三者繼續協調解決國家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稱,接下來哈梅內伊麵臨的政治挑戰是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作者:肖玉笛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