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
隨著今天警方公佈調查結果,21歲男子“胖貓”在重慶長江大橋跳江身亡引發的輿論事件,終於真相大白。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一段平常的戀愛關係,經幕後“導演”操控,演化成了一場侵犯隱私的大型網路暴力。
要揭開這場輿論風波的真相,警方通報裏的這幾個關鍵資訊值得關注:
感情上,“胖貓”與譚某以真實身份交往兩年多,互見親友。
金錢上,“胖貓”向譚某轉賬317次共計79.9萬餘元,譚某向“胖貓”及其親屬轉賬179次共計46.3萬餘元。在跳江前,譚某明確表示拒絕“胖貓”的轉賬。
輿論上,“胖貓”的姐姐劉某操控輿論:大號懷念弟弟,小號曝光譚某個人資訊;找人代寫文案以博取網民同情;有選擇性地截取聊天記錄,顯示譚某“是撈女+騙子”;購買流量提升事件熱度。
生命的逝去令人惋惜。回顧整個事件,當初,長江大橋上堆滿的鮮花與外賣,是網友們對“胖貓”逝去的同情,是網友們資訊不對稱下的“選邊站”。如今真相大白,大家才發現,因為不明真相,自己當初的好心竟匯聚成了洶湧的網路暴力“流量”。這“背刺”的痛感,著實令人難受。
斯人已逝,唯願逝者安息。這段戀愛裏的感情糾葛我們無權評判,畢竟我們都是局外人,再多的情感帶入,都無法與當事人感同身受。但近年來,賣慘引流、消費同情的網路事件屢屢出現,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何真誠總被辜負?為何善良總被變現成流量?
我們可以用網路維護正當利益,但前提是,提供給網友的資訊一定是客觀真實的,更不能讓虛假資訊煽動網民情緒,形成網路暴力。
如果“復盤”此次事件,許多網友似乎都成了“幫兇”,都在為“劇情”發展推波助瀾。但必須指出,網友們不知真相的感動“蓋樓”沒錯,不必事後苛責他們。這也告訴我們,要及時補上網路治理的短板,壓縮網路暴力的生存空間。
網路發展至今,網友們隔著螢幕駁歪理、行正義、獻愛心,讓正義、勇敢、善良的優秀品質在網路上隨處可見。
我們看到,當乘客無端辱罵空姐、男子上前制止被威脅後,網友們挺身而出成為他的後盾;當學生勇敢制止正在發生的校園霸淩,網友們紛紛為其善舉點讚;當無辜女童被惡犬咬傷,網友們又大方捐款幫助救治。
近年來,一些博主事先精心策劃,以示弱賣慘收割流量,事後讓網友們大呼“又被騙了”。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誠得人心。不論何時,我們都要珍惜網友的純真,不讓樸素的正義總被消費,不讓善良的真心總成“幫兇”。
平臺發展“流量經濟”無可厚非,但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每次都“慢半拍”。
如今各類網路平臺的崛起,讓大家可以一起學知識、追熱點,寂寞得到了打發,眼界得到了增長。
但“流量至上”時代,平臺每次對此類事件的“慢半拍”處理,往往會讓網友們的真誠與善良“碎”一地。平臺與博主雖然贏得了流量,卻讓網友在悔恨中“懷疑人生”,發出“為什麼又反轉了”的靈魂之問。
像“25歲男子編造肝癌博同情”“團隊策劃讓涼山小女孩哭著賣蘋果”,以及此次事件,如果平臺能早一步依法依規介入,被消解的社會信任或許就不會這麼多。
當然,介入不代表不允許發聲,而是平臺可以對一些“網路拉鋸戰”派專人跟進,可以與當事人適當溝通,可以用技術手段進行提醒。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平臺只要不掉進流量的“錢眼兒”,正義被消費、同情被變現、真相被蒙蔽的次數一定會大大減少。
政策的“工具包”還要不斷更新,不能總讓網友被利用和消費,産生“又被打臉”的尷尬。
隨著警方公佈調查結果,估計許多網友今晚又會睡不著。要從根本上解決這種“懵圈”的狀態,相關政策的“工具包”就需要不斷更新,要在禁言、封號、整改、刑罰等措施上繼續裝補丁、修漏洞。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敬畏才知行止。就此次事件來説,如何讓“水軍”在接單時就望而卻步,如何讓“吃人血饅頭”的謠言不跟風出現,如何讓施暴者不能換個“馬甲”再次登場,都需要相關部門認真思考。如果是技術不足,就補齊技術;如果是規則不全,就完善規則;如果是執行不力,就加大力度。
親人突然離世,心情肯定悲痛,這誰都能夠理解。但如果以歪曲事實的網路暴力來追求個人目的,如果輿論總有“導演”,那麼久而久之,“正義劇本”就會如“螞蟻搬家”一樣,一步步蠶食掉人們心中的善良純真,帶來“狼來了”的信任危機。
網際網路已進入中國30年,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人們借助網路找到了工作,社會借助網際網路發展了技術。但網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網民也不是“流量導演”手上的“提線木偶”。網路越是蓬勃發展,我們越應該守護它的清朗單純,讓網路成為人們舒適的精神家園,成為治國理政的“最大增量”。
面對網路輿論事件,讓我們多一些對真相的追求,少一些對流量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