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盤活存量”“化解風險”“提振信心” 我國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2024-05-18 19:24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央視網消息: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這是中央結合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國人民銀行5月17日發佈消息,將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四項政策措施來具體落實相關要求。

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以展期4次。發放對象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銀行。銀行按照自主決策、風險自擔原則發放貸款。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60%發放再貸款,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激勵21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向城市政府選定的地方國有企業發放貸款,支援以合理價格收購已經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從收購對象看,嚴格限定為房地産企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産企業一視同仁。同時,嚴格把握所收購商品房的戶型、面積標準。

從收購主體看,被選定的地方國企及所屬集團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得為政府融資平臺。

從收購用途看,全部用於保障性住房配售或者租賃。

專家: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助力盤活存量

關於新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3000億元,專家表示,中國人民銀行設立再貸款工具最大的亮點是盤活存量,也是對地方政府化解存量房風險的支援。

記者了解到,鄭州、南京、珠海等地國企已先行先試通過直接收購、以舊換新等方式參與到消化存量房的過程中。本次中國人民銀行設立專門的再貸款工具,支援地方國企收購存量房用於保障房,有利於盤活存量、化解風險。

董希淼表示,一方面,有利於加快商品房市場“去庫存”。同時,通過盤活存量,有助於緩解目前房地産市場中商品房供給多、保障性住房供給少的結構性矛盾,更好解決工薪收入群體住房困難。

專家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新設立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也有利於促進保交房,提振市場信心。

董希淼具體分析表示,房地産企業出售商品住房後,回籠資金可用於在建項目續建,履行保交房責任。房企回籠資金能力增強後,也有利於讓更多項目滿足前期已出臺的保交房專項借款、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也就是“白名單”的條件,形成良性迴圈,提振市場信心。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