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匠心記 · 國際博物館日 | 馬氏花絲鑲嵌:纖雲弄巧金絲細

2024-05-18 11:24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花絲鑲嵌技藝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其主要使用金、銀等材料

通過鑲嵌寶石、珍珠

或編織等工序製作成工藝品

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

這是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幌劉莊村的工作室拍攝的馬賽製作的花絲鑲嵌作品(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這是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幌劉莊村的工作室拍攝的馬賽製作的花絲鑲嵌作品(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花絲鑲嵌分為

花絲工藝和鑲嵌工藝

兩大塊

花絲工藝主要以金、銀等

延展性強的金屬材料

為主要原料

將金、銀等材料製成細絲

再運用掐、堆、壘

填、疊、排

等傳統技法

將細絲製作成各種造型

所以花絲工藝

又被稱為“累絲工藝”


鑲嵌工藝則以

銼、錘、打、擠、鑲

等技法將金屬片

做成托或者爪子形狀

再用珍珠、寶石

等進行鑲嵌

鑲嵌的類別有

爪鑲、軌道鑲、釘鑲等

這是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幌劉莊村的工作室拍攝的馬賽製作的花絲鑲嵌作品(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古人常把

花絲工藝與鑲嵌工藝

結合在一起進行製作

將各種天然名貴寶石

鑲嵌于花絲工藝製品上

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故又統稱為

“花絲鑲嵌工藝”

馬氏花絲鑲嵌的技藝

早期由皇家御用

宮廷藝人傳授

其傳承譜係可追溯至

清末民初時期的

宮廷老師傅

作為這項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90後的馬賽

已經在這個行業

浸潤了14年之久

3月19日,馬賽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幌劉莊村的工作室內進行手工拉絲。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動手

跟在父母身邊

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或者給他們打下手

走出學校後

開始跟父母學習、製作

一直到現在”

十四年的沉澱之後

馬賽製作的

花絲鑲嵌作品

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造型

其中都凝結著他

“掐絲如發、鏨刻入心”

的製作歷程

這是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幌劉莊村的工作室拍攝的馬賽製作的花絲鑲嵌作品(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早些年

馬賽父輩

主要將花絲鑲嵌作品

用來做常規飾品的

外貿出口

但由於市場變化

訂單逐漸減少

導致這項技藝的傳承發展

也面臨困難

馬賽在工作室內手拿蓮花冠進行查看(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作為90後

年輕的傳承人

馬賽敏銳覺察到

“國潮熱”帶來的發展機遇

於是他嘗試

將單純的花絲鑲嵌技藝

轉向用於傳統首飾配飾

特別是借助近幾年

在年輕人中流行的“漢服熱”

讓這項傳統技藝擁抱新市場

“當時正趕上漢服的興起

我做的配飾很受歡迎

一下就打開了困局

也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

馬賽為此參觀了很多博物館

看了許多書籍

摸索著自己製圖

在母親的幫助下

一步步把平面設計圖紙

變成立體産品

馬賽(右)在工作室內和母親交流製作技藝(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馬賽在工作室內給一位漢服愛好者佩戴頭飾(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適合的産品有了

怎麼能打開市場

馬賽又把目光投向了網路

他以年輕人喜愛的短視頻

傳播花絲鑲嵌技藝

為自己的工坊賺吆喝

在空余時間

馬賽學習拍攝、剪輯技巧

在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

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技藝

迅速獲得了

不少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歡

與此同時

馬賽還熱衷於參與到

各類服裝等行業展會中

更因此收穫了

一段愛情佳話

在一次漢服展中

他邂逅了

畢業于服裝專業的

閔方蘋

馬賽(右)和女朋友閔方蘋(左)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搬運展品(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一名漢服愛好者在工作室內試戴花絲鑲嵌技藝製作的頭飾(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一位漢服愛好者在馬賽(右)和女朋友閔方蘋(左)的陪伴下拍照(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閔方蘋被馬賽

對馬氏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的堅守與熱愛

深深打動

她決定跟隨他來到工作室

一同探索

這門古老技藝的無限可能

這段愛情故事不僅

為馬賽的技藝傳承之路

增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

更見證了傳統文化

與現代情感相互交織的

美好瞬間

馬賽(左)在工作室內與女朋友閔方蘋在漢服愛好者佩戴頭飾時商討製作細節(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攝

馬賽(右)和女朋友閔方蘋(左)在工作室內討論設計稿(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攝

如今

馬賽的工作室主要有

影視道具、漢服頭飾配飾

新中式新娘服搭配頭飾

三部分業務

他們製作的頭飾配飾

形制考究

因而得到行業內外的認可

央視的七夕晚會

元宵晚會等

以及古裝劇的影視公司

都慕名來合作

目前

馬賽的工坊裏

有十幾名員工

多為本鎮村民

馬賽也開始帶徒

他的徒弟是“80後”的

本村村民馬洪立

馬賽在工作室內製作花絲鑲嵌製品(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我希望有更多年輕力量

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做出屬於我們這一代的

花絲鑲嵌作品”

馬賽對這項技藝的未來

充滿信心

這是3月23日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拍攝的花絲鑲嵌展覽品。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攝

【責任編輯:孫曉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