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經濟運作總體穩定 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聚焦4月份中國經濟走勢

2024-05-18 00:15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儘管部分指標受到假日錯月、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工業、進出口增速加快,就業物價總體改善,企業預期保持在景氣區間,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經濟運作總體穩定,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經濟運作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4月份,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

生産供給穩中有增。從工業看,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97%,超過八成的行業和近六成的産品增速回升。

從服務業看,4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3.5%,比上月有所回落。劉愛華表示,這主要是受到假日錯月帶來的高基數影響。去年“五一”假期有兩天安排在4月份,今年全部落在5月份,這意味著,今年4月份的節假日比上年4月份少了兩天。假日錯月因素對去年4月份的旅遊出行、住宿餐飲等行業影響較大,帶來了高基數效應,去年4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13.5%,是全年各月的高點。

“初步進行測算,假日錯月帶來的高基數因素影響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速回落超過1個百分點,扣除假日錯月因素之後,服務業運作總體穩定,延續恢復態勢。”劉愛華説。

市場需求繼續擴大。從進出口看,4月份,貨物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8%。從消費看,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從投資看,前4個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2%,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4月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9%、11.3%,比上月加快3.9和3.7個百分點;1至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1%……新質生産力加快培育壯大,消費新動能不斷成長,高品質發展繼續取得新進展。

就業物價總體改善 企業發展預期向好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關係千家萬戶。

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經濟持續恢復疊加穩就業政策顯效,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下降。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失業率下降較多,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5%,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

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帶動居民消費價格穩中有升。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7%,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發展預期向好。4月份,市場需求繼續恢復,企業生産加快,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2個月擴張。其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2%,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製造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的信心總體穩定。在服務需求擴張帶動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連續4個月位於景氣區間。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猶存,國內大迴圈不夠順暢,回升向好基礎需要加固。”劉愛華表示,下階段,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統籌穩增長、增後勁、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趨勢有望得到鞏固和增強

“儘管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隨著宏觀政策加快落地顯效,經濟內生動能持續修復,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趨勢有望得到鞏固和增強。”劉愛華説。

一是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塑造。當前,我國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催生更多新的增長點,新動能正在迅速形成並且日益發展壯大,有力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後勁和韌性。

二是內需有望繼續改善。從投資看,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快項目開工建設,加大創新發展投入,投資總體保持穩定增長。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細化舉措逐步落地,重點領域投資力度繼續加大,將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有利於投資穩步擴大。從消費看,文旅消費需求持續活躍,縣域文旅、假日經濟助推消費潛力穩步釋放。隨著就業形勢改善,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消費場景不斷創新拓展,消費市場將繼續擴容提質。

三是政策效力有望進一步發揮。今年以來,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陸續出臺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政策、資金等要素支援逐步落地,國家重大戰略領域投資、建設加快推進,都有助於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新華社記者韓佳諾、魏玉坤

【責任編輯:劉維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