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200萬張床位!醫養結合更好守護“夕陽紅”

2024-05-17 05:28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老有所養,需要更多“醫靠”。

國家衛生健康委16日公佈,目前全國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並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有7800多家,床位總數達200萬張,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合作8.7萬對。

與幾年前相比,這組數字有了大幅增長,折射出中國破解老齡化難題的最新實踐。

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群超2.9億,佔全國人口21%;預計203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越來越長壽的同時,老年人也存在多病共存情況,有關慢性疾病護理的社會需求日漸加大,一些失能老人急需科學精準的長期照護。

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守護好“夕陽紅”?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説,經過多年實踐,形成了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養老機構依法依規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4種相對成熟的服務模式。

從專門繪出政策藍圖,到財稅、土地、醫保等支援多管齊下,再到引才育才、開展試點示範,醫養結合正在進入發展快車道。

——“養”的途徑更多元。在部分示範地區,實現了“居家醫養、醫護巡診”,有的地方家庭醫生和養老護理員到府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生活照料等疊加服務。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也在增設老年養護床位,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到府護理服務,不斷提升養老供給。

——一張“床”安放更穩。在浙江嘉善,家庭病床、家庭養老床位逐步融合,建床費等納入醫保報銷範疇。更多省份制定稅費、投融資、用地等優惠政策,通過社會力量辦起了醫養結合機構,達5500多家,佔比超過70%。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持續推進,為部分失能老人“兜底”。

——“醫”的力量更壯大。讓老年人有“醫靠”,離不開專業護理人員。在山東這個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全省231所院校開設了醫養類專業,醫養類相關專業在校生達到33萬人。

在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中增設“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全國開展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累計培訓10萬多名醫養結合從業人員……

讓老年人安享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是一家之事,也是一國之事。

服務打通“最後一米”,基礎設施和護理人員補齊“缺口”,配套政策進一步激發社會“活水”,醫養結合將穩穩托起健康“夕陽紅”。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徐鵬航

【責任編輯:劉維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