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長江上游首條江海直達航線首航成功,意味著什麼?

2024-05-12 06:26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11日15時45分,自浙江舟山港而來的萬噸級江海直達船“創新5”輪成功抵達終點站重慶江津珞璜港,標誌著長江上游首條江海直達航線首航成功。這也是萬噸級江海直達船首次抵達長江上游地區。

一條新航線的開通為何如此重要?

長江穿越11個省區市,橫跨我國東中西部。一直以來,江海聯運是廣大中西部地區重要物流運輸方式。

據了解,進境大宗貨物搭乘國際大型海船自東部入海口入境,再經由長江黃金水道深入西部腹地。以往,大型海船需在舟山港減載換乘小型海船,行至長江中下游港口再換乘江船,才能順利進入長江上游。從舟山至重慶需花費約35天,時間長、流程多、貨物損耗多。

江海直達船“創新5”輪行駛在重慶境內。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重慶市口岸物流辦水運物流處處長康建表示,“舟山—重慶”江海直達新航線正式貫通,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得以穿越三峽大壩直連江海,江海“同程”減少了長江上下游水路運輸轉机環節,並提高貨物運輸安全性和物流預期。

長期以來,長江上游地區為何難以實現江海直達?此次江海直達航線又為什麼“能”?

從湖北宜昌至重慶的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屬長江上游,流經丘陵和高山峽谷地區,落差高,航深和航寬不足。100多年前,英國人立德樂駕駛利川號蒸汽機動船進入重慶,由此打開川江航道機動船航行歷史。

重慶海事局副局長沈建介紹,三峽成庫後,長江上游航道條件改善,但庫區、回水變動區及自然航段並存,通航條件複雜多變,部分水域在低水位時期航道彎曲狹窄、水流湍急,通航條件較差。

武漢創新江海運輸有限公司安全總監鄧忠誠説,常規載重海船船型較大、吃水深、結構強度大,難以達到三峽船閘吃水要求和航道航行條件,無法通過三峽。

為保障長江上游江海直達航線順利開通,重慶市口岸物流辦協調武漢創新江海運輸公司和舟山市相關部門,主動對接船型設計創新,探討江海直達運輸的組織方式。

江海直達船“創新5”輪抵達重慶江津珞璜港。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創新5”輪船長吳加福説,萬噸級“創新5”輪既符合近海行駛標準,也符合三峽大壩過閘通航要求,並且是一艘LNG雙燃料動力船舶,節省了燃料成本,更加綠色低碳。

新航線開通後,西部地區又將迎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西部地區物流難題將得到進一步破解。”重慶市口岸物流辦主任楊琳説,“隨著舟山—重慶江海直達航線開通,西部地區貨物經長江黃金水道出海時間縮短了20天左右,貨物損耗率降低至0.3%以內,長江黃金水道潛能進一步釋放,為西部開放發展拓展出新空間。”

重慶地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聯結點,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多條國際物流通道在此交匯。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丁瑤説,江海直達航線運作成熟後,將提高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周邊省份能力,推動重慶發揮內陸開放綜合樞紐作用,釋放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效益,助推西部地區更好服務於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江津區副區長馮在文表示,依託多式聯運快速發展,重慶樞紐港産業園正推動上下游産業聚集,與泰中羅勇工業園等中外産業合作項目聯動發展。同時,積極承接東部地區、沿江地區産業轉移,不斷提升對內對外開放發展能級。

“創新5”輪預計在5月下旬開啟回程測試,將重慶長壽的鋼材、貴州的磷礦運往舟山港。下一步,重慶、舟山將推進航線常態化開行,推動回程貨源組織、船舶建設打造、航線安全方案優化提升,強化長三角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聯動發展。(記者李曉婷、李愛斌、王全超)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