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匈牙利學者:加深與中國的關係,將提升歐洲在全球舞臺的競爭力

2024-05-08 21:15

來源:環球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劉欣】據外交部消息,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統舒尤克和總理歐爾班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5月5日至10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匈牙利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格拉登•帕平(Gladden Pappin)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中國國家元首近5年來首次訪問歐洲,今年是中匈建交75週年,此次里程碑式的訪問將推動匈中雙邊關係邁上新臺階,也對促進歐洲與中國之間的交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為匈牙利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格拉登•帕平(Gladden Pappin)。受訪者供圖。

帕平稱,回首過去20年,布達佩斯一向與北京保持著緊密聯繫,這種聯繫也隨著匈牙利於2010年推出“向東開放”政策而更加深化,匈中兩國愈發意識到加強合作、實現共贏的重要性。他表示,“我們對中國領導人的來訪表示歡迎,也期待在當今日益分化的世界格局中,匈牙利可以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梁。”

今年以來,德國總理朔爾茨、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法國外長塞茹爾內等多位歐洲政要相繼訪華。“歐洲看到了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帕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洲和中國之間的正常交往仍在繼續,這種緊密的聯繫在高層互動中得到有效彰顯,也將對促進商業和經濟層面的往來發揮積極作用,“深化匈中關係和歐中關係可使各方受益。”

儘管歐洲存在一些對華“去風險”的論調,匈牙利始終秉持“向東開放”政策,加深與中國的合作。帕平稱,匈牙利主張與盡可能多的國家建立互惠互利的牢固關係,反對一些西方國家追求所謂的“陣營化”和“集團化”,這些做法違背匈牙利的國家利益。作為“東西方的門戶”,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經驗使匈牙利民眾充分意識到,歐洲需要與世界其他地區建立起強有力的聯繫。今天的歐洲經濟也正是在積極合作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在此背景下,匈牙利希望推動世界的多極化發展,助力全球的和平與合作。

中國是匈牙利在歐洲以外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匈牙利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主要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近年來,許多中國企業在匈牙利投資建廠,輻射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匈牙利也成為中國車企和電池廠商出海歐洲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中企投資建設的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顯著提升了匈牙利乃至中東歐地區的清潔能源利用水準。帕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來自中國的投資,比如建設汽車和電池工廠,為匈牙利當地帶來了資金,創造了就業機會,還有助於推動匈牙利的經濟增長,縮小與西歐等地的差距。”

匈牙利有句諺語是“好友賽過金”。中方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匈方多次表示支援並積極參與。2015年6月,中匈共同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這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簽署的首份“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文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連續3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採訪中,帕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毫無疑問,未來的匈中合作將進一步擴大,中國領導人的訪問將大大加快這一進程。與此同時,加深與中國的關係,也將提升歐洲在全球舞臺上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