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塞爾維亞學者:“塞鐵”還可以更“鐵”

2024-05-08 17:30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導語:

習近平主席近日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個歐洲國家,這三個國家均對中國抱有務實態度。習主席此訪有望加強中歐關係,為複雜的國際形勢注入穩定性和積極動力。中塞關係被稱為“鐵桿情誼”,多年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經受住了風險挑戰。未來塞爾維亞可以發揮中歐合作的橋梁作用,中塞發展更深入、更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具有巨大潛力。

2024年5月對中國外交而言是個重要的月份。本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三個歐洲國家。這些高層互動可能會招致一些西方國家的批評。

習主席此次歐洲之行始於法國,這是他自新冠疫情發生後,5年來首次對歐洲國家進行國事訪問。他的行程還包括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選擇這些地方作為出訪目的地,具有很強的指示意義,可能反映了中國在對歐政治和經濟關係方面的戰略重點。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雖然在歐洲的地緣政治地位和觀點不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它們對中國的態度都是務實的。

法國是歐盟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國之一,與中國有著廣泛的合作,兩國已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今年還是中法建交60週年。此外,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法國在全球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法國總統馬克龍主張歐洲戰略自主,注重主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另一個歐盟成員國匈牙利通常被視為受中國影響最大的歐盟國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奉行多元外交政策,積極加強同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這樣的主張有時會與歐盟的政策相左,招來其他一些歐盟國家和官員的不滿。匈牙利還參與建設了歐洲最長的高速鐵路,從布達佩斯延伸到雅典,全長約1500公里。此外,匈牙利還吸引了大量中國企業投資,比如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和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其中比亞迪正在匈牙利建廠。

今年是中匈建交75週年,習主席此訪將加強中歐關係,為複雜的國際形勢注入穩定性和積極動力。

塞爾維亞是歐盟候選國,雖然國家不大,但地處中歐和東南歐的“十字路口”,現已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其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使塞爾維亞成為通往歐洲的門戶,特別是通過陸路將希臘與歐洲腹地相連。正是因為這一戰略重要性,多個“一帶一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戶塞爾維亞,其中的旗艦項目就是匈塞鐵路。這條鐵路主要由中國公司融資和建設,旨在改善從塞爾維亞到更廣闊的歐洲市場的貨物運輸。

今年是中塞建交15週年。8年前,習近平主席訪問塞爾維亞期間,兩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之間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的基礎上,促進了繁榮,對塞爾維亞的發展和振興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夥伴關係是全方位和互利的,涵蓋了所有關鍵的合作領域。

  圖片來源:新華社

隨著全球形勢的變化,塞爾維亞和中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加強,對地區政治和經濟發展産生重大影響。然而與此同時,歐盟針對中國的審查卻在不斷加強,尤其是在歐盟最近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的反補貼調查。這項調查反映了對公平競爭和市場行為的廣泛關注,使塞爾維亞在平衡國家利益與融入歐盟的願望方面處於獨特的地位。

塞爾維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一個全面戰略夥伴,兩國有著深厚而堅定的友誼。在新冠疫情期間,國際社會缺乏實質性團結的時候,中國和塞爾維亞密切合作,拯救了無數生命。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的訪問必將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長期紐帶。中塞關係常被稱為“鐵桿情誼”,它反映了兩國之間堅韌不拔的傳統友誼,經受住了任何風險挑戰。當然,也可以從字面上來理解:兩國確實在鋼鐵領域有著強勁的合作,尤其是中國河鋼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項目。

中國和塞爾維亞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醫療保健和資訊技術等許多領域發展更深入、更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具有巨大潛力。未來中塞合作將重點關注技術進步和綠色能源,這不僅有利於兩國,也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此外,隨著中塞自貿協定於去年10月簽署,兩國將迎來新機遇,讓“鐵桿情誼”更加堅不可摧。

歐盟目前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對塞爾維亞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在於,如何化解歐盟對中國補貼可能造成所謂“市場扭曲”的擔憂。隨著塞爾維亞與歐盟更加緊密地融合,中國補貼可能會影響塞爾維亞自己的市場。機遇在於,塞爾維亞可以借此推動公平競爭和透明的經濟行為,有可能減輕歐盟的擔憂,助力中歐合作。塞爾維亞與中國的關係可以成為促進中國與歐盟之間加深理解與合作的橋梁。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China's diplomatic campaign in Europe: Partners building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