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8年間15次邀請,塞爾維亞為什麼盼著這位老朋友?

2024-05-07 18:1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5日至10日,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統舒尤克和總理歐爾班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訪,也是習近平主席第三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第二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首次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都是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是一次加強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深化傳統友誼之旅。

此次高訪三國中的塞爾維亞是一個堅韌而充滿活力的國家,雖歷經磨難,卻始終保持著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塞爾維亞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對中國採取免簽政策的歐洲國家,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和立場始終保持尊重,並在世界舞臺上對中國予以支援。塞爾維亞不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是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的重要參與國。

        4月30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時表示,自2016年以來,他已經以各種方式邀請習主席訪塞15次。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人民用“塞鐵”來描述中塞的“鐵桿友誼”,這份友誼不僅源於雙方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共同理念,更基於經貿、人文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01. 

第一座,第一條,第一單

中塞經貿合作密切深入。近年來,中塞經貿往來已正式駛入快車道,兩國在基建、産能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共建“一帶一路”亮點紛呈。

        2024年3月6日,一列旅客車運作在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諾段的貝爾格萊德薩瓦河大橋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任衛雲攝)

    事實證明,中塞經貿合作實實在在推動了兩國的發展。

02. 

“鐵桿友誼”,持續升溫

中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民間交往源遠流長,在面臨重大危機事件時,兩國人民的友誼更得以體現。全球新冠疫情期間,中塞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隨著兩國互免簽證、互認駕照等政策措施的落實,以及中塞直飛航班的開通,雙邊人員往來數量大大增加。“中文熱”“中國文化熱”在塞爾維亞持續升溫,學習塞爾維亞語的中國人數也不斷增多。中塞雙方連續多年在塞爾維亞多個城市舉辦“歡樂春節”活動,優秀中華文化吸引了大批民眾。可以説,層出不窮的人文交流活動,不斷拓展和夯實著中塞友好關係的利益基礎和社會民意基礎。

        2024年4月29日,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古箏指導老師王宣(後左)在教學。新華社記者李京攝

03. 

“111歲老廠的新生”

斯梅戴雷沃鋼廠是塞爾維亞最大的鋼鐵生産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一度陷入經營困境、長期虧損。2016年4月,中國河鋼集團收購了瀕臨倒閉的斯梅戴雷沃鋼廠,並不斷引入先進技術、開拓廣闊市場、保障當地就業、惠及廣大民生。如今這家有著111年曆史的鋼廠已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這段“百年鋼廠新生記”,既是中塞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也是兩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這是2023年5月5日在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拍攝的成品鋼卷。新華社記者 任鵬飛 攝

隨著全球化條件下人類應對的共同挑戰越來越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公平公正的國際新秩序描繪了美好藍圖。中塞關係促進了全世界,特別是中東歐人民,對“中國主張”的深刻理解與認同。

當地時間5月5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Genex塔挂起中國國旗。中國日報記者 王壯飛 攝

中塞關係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堪稱中國同歐洲國家友好關係的典範。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塞期間,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將中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時隔8年,習近平主席再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必將為中塞雙方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係注入新動力,推動中塞關係邁上新臺階。

作者 |喬振祺

聚焦中國特約評論員

中國外文局歐亞中心新媒體運營總監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