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智論】全球科技創新面臨五大挑戰,中法如何合作應對?

2024-05-05 17:5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從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電腦革命到人工智慧革命,在變革的過程中,往往是思想革命先於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先於産業革命,産業革命先於新的全球化形態。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産生了深遠影響。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産方式、經濟結構形態、道德文化觀念。

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創新的步伐在加快,在創新的過程中,我們既有經驗,也有思考。今天,我們到了一個歷史的重要關頭,需要對全球科技創新、科技革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科技創新到底是為了讓單一國家受益,還是能夠讓全人類的發展進步受益?科技創新只有競爭的單一狀態,還是既有競爭也有共贏?科技創新對全球化的經濟形態産生的是推動力還是阻力?

基於這些思考,我們認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面臨著五大挑戰:

01. 

認知的挑戰

近幾百年,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資訊革命等重大科技革命發生在西方國家。因此,大部分人和國家對西方的科技創新成果有比較強的認同感,這也導致了許多西方國家相信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共性創新是西方國家的專利,甚至是西方某一個國家的特權。一些非西方國家在發展中即使取得了突破,甚至已經有了造福於人類的科技成果,獲得的不僅不是讚譽,反而是打壓與遏制,這給全球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衝突。

今天,全球大國在科技競爭中的主要矛盾,是一些國家依然堅持冷戰思維,在科技創新上搞所謂意識形態或者價值觀之爭。

例如,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是靠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取得的成績,在整個行業中本應該是優質産能、稀缺産能,卻被一些國家冠以“産能過剩”。依據國際能源署的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到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約是2022年的4倍。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僅出口120.3萬輛,把中國産的新能源汽車放到全球市場需求看,不是“産能過剩”,而是産能嚴重不足。

如果新能源汽車革命發生在美國,大家可能會拍手稱快,説西方又有了一個重大發明。但新能源汽車爆髮式增長現在是在中國,就被一些國家稱為“産能過剩”,甚至被説成影響一些企業、國家的生存,非常聳人聽聞。這種認知上的挑戰是影響科技創新、科技合作的第一個挑戰。

4月30日,在北京車展上,觀眾在蔚來汽車展區參觀電動汽車換電站演示。來源:新華社

02. 

泛安全化的挑戰

全球科技領域非傳統安全挑戰頻發,“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對全球科技創新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一些國家過度擴展“安全”概念,在半導體、量子技術、數字空間等領域擴大對傳統安全概念的定義,泛化安全概念,在科技創新、市場準入和供應鏈方面採取各種收緊、限制措施。有些涉及到中國的科技創新和突破,即使是像5G、6G這樣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講“政治正確”,要談所謂“民主和專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傑弗裏·薩克斯認為:美國政府一意孤行,採取“美國優先”的極端主義政策,蓄意破壞國際規則,很可能讓美國從“二戰後的世界領導者”變成“21世紀的無賴國家”。

近期,美國、荷蘭等國家強化對華出口管制,美國持續收緊對部分中國網路企業的審查和禁令,少數美國議員還提出專門針對“敵對”國家科技公司的“限制法案”。安全概念的泛化,迫使對方國家不得已採取措施維護非傳統安全,導致國家間圍繞安全而非科技創新的競爭升級和擴散。

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存在高度利益關係,過度擴展單邊安全概念、追求單方面安全,導致政府對自發形成的社會經濟活動進行介入,必然對利益相關方,尤其是對方國家帶來損害。

2022年11月9日,在空客天津總裝線,其首架空客A321飛機上線開始總裝。來源:新華社

俄烏衝突之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烏克蘭首當其衝,歐洲也承受了至少三方面的損失。第一,歐洲主要國家經濟大幅度下滑;第二,歐洲産業鏈、供應鏈加快轉移,特別是向美國轉移;第三,歐元從俄烏衝突之前佔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的37%-38%,下降到現在佔21.6%,受到重創。

一些國家在科技上推行《晶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對於轉移到近岸化的墨西哥或者本岸化的美國的企業進行大規模産業補貼,所以很多歐洲企業轉移到了北美。這樣一來,導致全球原來的三個産業鏈中心——亞洲(或者説東亞)、北美、歐洲,現在弱化為兩極,北美一極,東亞一極,歐洲的産業鏈、供應鏈還在,但是被大大削弱。

這種在科技上的零和思維以及在國際關係上的零和思維,對世界格局帶來很大影響,我個人認為,歐洲其實是很大的受損者。

03. 

零和思維的挑戰

二戰以後形成的産業鏈、供應鏈聯繫和全球科技創新合作的格局被打破,一些國家堅持零和思維和冷戰思維,以“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去風險” 為藉口,肢解建立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廣泛聯繫基礎上的科技合作。

一些國家的企業凡是走在創新前列的,凡是在某一個方面的創新能力有可能實現超越的,都會受到來自美國長臂管轄的制裁。例如法國的阿爾斯通、中國的華為等企業,日本的汽車産業、半導體産業,德國的汽車産業,中國的半導體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等,都受到了遏制打壓。目前已有1300多家代表著中國科技發展最前沿技術的公司、大學、機構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

2022年6月15日,在法國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行的VivaTech科技創新展覽會上,人們在華為展臺參觀。來源:新華社

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將科技納入與中國戰略競爭的核心領域,出臺“中國行動計劃”,大規模清查中國籍和華裔科學家,將大量中國企業和機構列入“實體清單”,以阻斷知識、技術、人才等在兩國間的流動。

拜登政府沿襲科技遏華戰略,將零和思維融入科技競爭,拉攏盟友共同圍堵中國,推動成立“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組建“半導體四方聯盟”,推動《印太經濟框架》,在全球科學技術體系和供應鏈“去中國化”。特別是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向臺積電、英偉達等提供補貼在美建立工廠,投入鉅額資金支援美國晶片製造和研發。按法案規定,相關企業只要接受美國政府補貼,10年內就不得在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擴大先進晶片産能。

04. 

道德倫理挑戰

以人工智慧(AI)為代表的全新技術發展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機器與人類的深度融合,機器不再作為一種外在性的工具被人類使用,而是在與人類的深度關聯中影響人類的認知方式。

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不僅帶來了科技和社會的巨大進步,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倫理和道德的深刻問題。

相比網際網路及社交媒體,人工智慧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個體、感知和預測用戶的所想所需。這種能力與“深度偽造”技術相結合,將進一步加劇針對不同群體的“控制”和“欺騙”。通過定向資訊投喂,人工智慧可能製造出更加嚴密的“資訊繭房”、更加深度的“意識操控”。如果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不當發展,自主決策的武器系統可能會引發無人機等軍事技術的濫用,這已經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中顯現出來。

人工智慧確實會取代部分人類勞動,我們也面臨著“機器換人”的挑戰。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的預測,到2030年,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全球3.75億名勞動者將面臨再就業問題。調研公司牛津經濟也有類似結論,即到2030年,全球大約200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將消失,這些工作將轉向自動化系統,而被迫轉移的製造業勞動力即便轉向服務業崗位,也同樣面臨被機器替代的局面。

在眾多的崗位中,被人工智慧技術取代風險最高的工作類型包括:程式員、軟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技術類工作,廣告、內容創作、技術寫作、新聞等媒體類工作,以及律師、市場分析師、教師、金融分析師、財務顧問、交易員、平面設計師、會計、客服等。這些崗位普遍具有較高學歷,之前的科技革命是機器、技術和動力對體力勞動者的替代,這次的科技革命意味著人工智慧對巨大的人力資本替代,將加劇一些國家的結構性失業難題。

2023年7月7日,在瑞士日內瓦“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全球峰會”上,一名參會者給倣真機器人索菲亞拍照。來源:新華社

05. 

全球治理的挑戰

在技術文明取得前所未有進步的同時,人類文明似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倒退。

美國單極霸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二戰之後確立的以聯合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已經動搖。各個強國都想在舊制度的廢墟上實現自己的崛起。儘管世界權力結構呈現多極化趨勢,但還沒有出現能夠治理這種多極化世界的治理體系。在一些不符合新技術發展的舊制度開始動搖、而新的治理體系和新制度尚未確立的空白期,世界變局和亂局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聯合國在推動各國凝聚共識、探討安全風險和治理合作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是面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隨著前沿技術、原創性技術、基礎理論研究的創新,如何創新全球科技合作的規則?科技如何服務於整個人類,而不是固化一些國家的科技霸權?一國法律能不能作為制裁其他國家的工具,長臂管轄等一系列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這些大部分國家受到威脅的格局如何打破?如何對未來的經濟形態、産業形態、城市形態、國家形態給予適當的定義,引導全球經濟和人類社會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些問題都亟待納入全球治理的範疇。

有錢不能任性,有技術也不能任性,霸權國家更不能任性。必須推進全球科技治理體系創新,最大程度地造福人類和平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2月23日,在法國呂茨,中國敏實集團與法國雷諾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的員工在電池盒産線上工作。來源:新華社

面對共同的挑戰,對中法合作提幾點建議:

第一,在推動全球建立科技創新的治理體系、基本規則與衡量標準上,做出中法兩個重要國家的新貢獻,提出中法的主張和建議,在聯合國、G20等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二,繼續深化中法科技合作。可以考慮建立聯合實驗室,進行中法都迫切需要、雙方各有長處的合作,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取得更多突破。

第三,進行深度的産業鏈供應鏈的合作。實際上,在中國的法國大企業已經就地形成了産業鏈、供應鏈,包括空客、法國電力、標致汽車等等,在中國已經形成了産業配套和市場空間,但中國企業在法國還沒有形成産業鏈。中法之間應該形成更加緊密的、相互嵌套的産業鏈供應鏈。

第四,深化農業合作。中法都是農業大國,在農業技術與管理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優勢。法國的一些農産品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連接兩國市場。

第五,希望更多歐洲留學生包括法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生活。一些人問,為什麼一些西方國家留學生到中國的少?一方面中國還需要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對中國和平崛起與發展的認知問題。因為解決認知問題,認可中國的崛起,認可中國的創新,認可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是相互學習與真誠合作的前提。

【本文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2024年5月2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二屆中法全球治理論壇”發言的主要部分。】

【責任編輯:劉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