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特稿丨“中法精神”指引兩國關係不斷前進

2024-05-05 07:52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巴黎5月4日電 題:“中法精神”指引兩國關係不斷前進

新華社記者嚴明 唐霽 喬本孝

1964年,法國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這一歷史性事件對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産生深遠影響。60年來,中法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戰略抉擇,始終致力於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通過平等交流促進文明互鑒、通過多邊協調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

習近平主席將中法精神概括為“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這是由兩國關係獨特歷史所塑造的精神,對構建21世紀國與國之間關係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將指引中法關係在當下動蕩變革的世界繼續向前,成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進步的積極力量。

獨立自主的精神共鳴牽引中法相知相交

獨立自主,是中法兩國之間的精神共鳴。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政府為此商定在三個月內任命大使。”簡短的公報如一記驚雷,打破了冷戰背景下美蘇爭霸、陣營對立的沉悶空氣,被當時的國際輿論稱為“外交核爆炸”。

無論在冷戰時期,還是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中法關係都有其“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符合世界多極化趨勢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時代潮流。戴高樂將軍曾孫女納塔莉·戴高樂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法建交的深遠意義在於,它打破了當時美蘇控制的兩極世界,推動世界向著全球化和多極世界方向發展。

2024年1月8日,戴高樂將軍的曾孫女納塔莉·戴高樂在法國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高靜 攝

多年來,中法堅持獨立自主戰略抉擇,在重大國際事務中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反對陣營對抗。2003年,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以莫須有罪名發動伊拉克戰爭。法國作為西方國家帶頭反對,中國更是強烈呼籲立即停止軍事行動。2022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中法都呼籲儘早停火止戰、恢復和平。2023年,面對巴以衝突,中法兩國都呼籲避免巴以局勢進一步惡化,強調“兩國方案”是解決巴以衝突迴圈往復的根本出路。

60年來,中法關係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法國是最早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和機制性戰略對話的西方大國,最早同中國開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國家,第一個同中國互辦文化年、互設文化中心的國家。

2023年9月9日,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法國觀眾體驗崑曲旦角扮相。新華社記者高靜 攝

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前總理法比尤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法中兩國建交敢為天下先,是因為兩國都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致力於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法中能夠超越意識形態、制度和文化差異,走出一條合作共贏之路,這是歷史的必然。

2023年12月12日,在位於法國巴黎的憲法委員會主席辦公室裏,法比尤斯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新華社記者高靜 攝

兩大文明的相互理解夯實中法友誼基礎

2023年4月7日,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在廣州松園舉行非正式會晤。兩國元首臨水而坐,觀景品茗,縱論古今,共同欣賞古琴演奏,進行了深入、高品質交流,增進了了解和互信,為今後中法兩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的合作明確了方向。

2023年4月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新華社記者黃敬文 攝

高山流水遇知音,正是兩國人文交往的真實寫照。中法人文交流已超越雙邊範疇,成就東西方兩大文明間的對話。

中法兩國相隔萬里,文明起源不同、發展路徑不同,但一直相互吸引。十八世紀,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出現了中國文化熱,中國的工藝品、瓷器、茶葉風靡法國。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們熱心研究孔子和他代表的中國哲學。

法國很早就是西方漢學重鎮:儒學西傳歐洲的奠基性著作《中國哲學家孔子》1687年在巴黎出版。法國東方學家貝尼耶在這本拉丁文書籍的基礎上進行法語編譯,完成《論語導讀》一書。1814年,法蘭西公學院在西方國家中首設漢學講席,成為西方專業漢學研究的開端。

2019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法方準備的國禮是一本1688年的《論語導讀》法文翻譯手抄本。珍藏此譯本另一份手抄本的法國軍火庫圖書館館長奧利維耶·博斯克説,法國國禮《論語導讀》的故事,體現出中法關係“超越時代,具有連續性”。他認為,中法兩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在文化上有著深厚的底蘊,産生相互吸引、文化聯繫,自然反映在兩國的外交關係上。

2024年1月28日典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中的法國國禮《論語導讀》(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張爽 攝

中國哲學滋養了法國的啟蒙運動,而法國啟蒙運動孕育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中國。近代以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留下中國共産黨人的紅色足跡,新中國又吸引了包括哲學家薩特在內的許多法國左翼人士訪問。1964年中法建交,法國首任駐華大使呂西安·帕耶出使中國前曾任法國教育部長,在華工作期間致力於兩國文化交流。已故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對中國青銅器情有獨鍾,傳為佳話。2014年,中法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成為繼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後推動中法關係發展的第三大支柱性合作機制。

中國已成為法國主要留學生來源國之一。法國近千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學習中文的學生超10萬。法國國民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易傑對記者表示,中文是法國高校和職業培訓的學習語言之一,“中文已成為法中友誼的載體”。此外,兩國友好省區和友好城市數量居歐洲各國前列。

兩國今年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將持續升溫: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裏的友誼之橋連起“巴黎聖母院”和“北京天壇”冰建景觀,“豫園燈會”亮相巴黎風情園,“凡爾賽宮與紫禁城”展覽在故宮拉開帷幕,敦煌服飾秀在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大放異彩……

2024年4月1日,觀眾在北京故宮參觀凡爾賽宮收藏的乾隆皇帝像瓷版畫。新華社記者金良快 攝

法國外長塞茹爾內4月訪華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介紹説,雙方同意辦好建交60週年和文旅年活動,深化科學、教育、體育、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合作,為兩國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高瞻遠矚的戰略共識指引中法共擔使命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中法精神”對於兩國和世界,都有著重要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

當前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中法作為獨立自主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幾乎所有地區熱點問題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為勸和促談、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在氣候、環境、多邊主義等事務上,法國高度重視中國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巴黎協定》生效,時任巴黎氣候大會主席法比尤斯告訴記者,中國為《巴黎協定》的達成作出歷史性貢獻。去年6月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在巴黎召開前,法國外交部官員在媒體吹風會上説,中方的參與對會議成功至關重要。會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總統外事顧問博納、外交部長塞茹爾內又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邀請中方支援峰會成果。

2023年6月23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巴黎出席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閉幕式併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劉彬 攝

法國國民議會法中友好小組主席、議員埃裏克·阿洛澤認為,建交60週年將成為加強法中關係的重要契機。法中都是立場平衡的國家,都是能起到調解作用的國家,積極推動世界朝著多邊主義發展,這是兩國攜手發力的方向,並將大大增強彼此信任。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具有獨立自主傳統的大國,中法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密切協作,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捍衛國際公平正義。針對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重大挑戰,中方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期待與包括法國在內的各方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互利共贏的雙邊合作推動中法關係發展

在能源領域,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從1984年4月破土動工到1994年5月投入商業運作,法國電力集團作為技術總負責方,全程參與了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和運作。2019年3月,在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見證下,法國電力集團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簽署江蘇東臺四期和東臺五期海上風電項目合作協議,這是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合作項目。2023年4月,在兩國元首見證下,法國電力集團與中國合作夥伴簽署了太陽能和氫能項目的合作協議。

在航太領域,中法合作由來已久。自1997年兩國政府簽署合作協定以來,中法在載人航太、深空探測、對地觀測等多領域開展合作,成績令人矚目。2018年10月,中法兩國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中國向法國贈送了1.5克科學用月球樣品。這份來自月球的“土特産”不僅拉近了中法之間距離,也幫助兩國科學家進一步探尋宇宙奧秘。5月4日,嫦娥六號搭載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升空 ,這是中法首次開展探月合作,也是法國首個著陸月球航太項目。

在經貿領域,經過60年發展,法國已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1997年,歐萊雅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發展。如今,中國已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二大市場。法國歐萊雅集團董事長讓—保羅·安鞏説,歐萊雅從中國改革開放中受益,隨中國穩步健康發展而發展,如今中國是歐萊雅最具戰略意義的增長引擎之一。去年,空中客車在中國投資建設的第二條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在天津破土動工,項目計劃于2025年底竣工投入運營。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表示,幾十年來,空客一直致力於成為中國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中國的供應鏈表現出很強的韌性和競爭力,是世界航空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2年11月9日,在空客天津總裝線,其首架空客A321飛機上線開始總裝。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法國經濟界對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充滿期待。“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已成為中法合作金字招牌;中國的手機等商品也越來越受到法國消費者青睞。中法不僅在農業食品、航空航太、民用核能等傳統合作領域有著深厚基礎,在服務貿易、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合作增長點也有著廣闊前景。

回顧中法建交60年的歷史,對當下變亂交織的世界有著重要現實意義。期待中法以兩國元首戰略共識為引領,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加強團結合作,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為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進步作出新貢獻。(參與記者:劉芳、張百慧)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