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逐夢新征程 青春更精彩

2024-05-04 10:13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念茲在茲,鼓勵青年逐夢奮鬥,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青年的命運始終與時代進程相連、共振,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美麗中國……新征程上,到處都活躍著青年人的奮鬥身影,激揚著新時代的青春力量。

  (一)

【總書記寄語】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

【青春記錄】擦亮鄉村振興青春底色

“小夥伴們,這是自家種的草莓,顆顆香甜!”“美麗小崗”助農直播間內,安徽省鳳陽縣新時代家庭農場幾位青年,正細緻向網友推介小崗新推出的特産草莓。

這兩年,小崗村的青年人,打通電商渠道促進農産品銷售,目前累計直播超過200場。不遠處的大包乾紀念館多次成為直播中的畫面背景。“我們希望小崗的優質農産品被更多人看到。”對兼職做直播帶貨,這些“新農人”充滿熱情。

在外打拼,還是回村發展?許多村裏的年輕人都曾有這樣的困惑。

“從小聽老一輩人講小崗村的改革故事,大家對農村有種特殊情結。這些年周圍的朋友一個接一個回村了,村裏的事業也逐漸紅火起來了。”直播時,其中一位青年王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安徽省鳳陽縣新時代家庭農場創辦人楊偉在“美麗小崗”助農直播間做直播。(受訪者供圖)

轉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一開始産量不高,銷路也沒找著,虧了兩三萬元。”家庭農場創辦人楊偉説,2013年,村裏十多個年輕人一共流轉12畝地,建大棚種菜,沒想到卻不太順利。

“當時心裏擰著股勁,要像老一輩小崗人那樣敢闖敢幹!”這群青年沒打退堂鼓,而是盯上特色種植産業。他們開展熱烈的討論:家庭農場流轉土地對面是大包乾紀念館,遊客絡繹不絕,可以考慮轉型搞個草莓採摘園……

説幹就幹!邀專家指導、雇村民協助……採摘園的牌子挂了起來,生意也逐漸好起來。

  楊偉展示新時代家庭農場新收穫的草莓。(受訪者供圖)

嘗到甜頭的青年有了邀更多人共同創業的想法。在外打工的王凱就在這時被邀請回鄉。去皖南看瓜蔞種植,到皖西學稻蝦共養……農閒時,大夥兒開著小汽車四處學習先進農業模式。“路上,大家聊如何帶動村民致富。聊累了,就唱歌鼓勁。漸漸地,我也愛上了這份事業。”王凱説。

一路歌聲相伴,一路奮鬥有聲。如今的小崗村,青年農民有的專注大米提質升級,有的鑽研稻田蟹綜合種養,大家群策群力在田野裏找到了奮斗方向。

40多年前,小崗村18位農民摁下“紅手印”,搞起“大包乾”,開啟農村改革的序幕。40多年後,新時代的青年人正用智慧和奮鬥為小崗村續寫新發展故事。

  (二)

【總書記寄語】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

【青春記錄】百千萬次點燃創新“星火”

“五一”假期一大早,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的測試場地,和煦的陽光播撒在一輛紅旗新能源汽車上,多名工作人員繞車忙碌。

“轉速正常!效率、功率、穩定性需一一測試。”電驅動系統研發負責人王斯博有序把控整個流程,不時記下關鍵數據。

“電機電驅動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關乎汽車的動力性、能耗、舒適性,眼下正處於系統測試關鍵階段……”談到科研,這位青年崗位能手馬上打開了話匣子。

科技創新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産業蓬勃發展,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也迎來新機遇期。王斯博和所在團隊將所學應用於EHS9、EH7等多個車型的電驅動系統開發,還撰寫了電驅動系統可靠性試驗的國家標準。他們一邊持續創新研發,研究新電驅構型、設計新控制演算法;一邊見證了新設備、新技術提升研發效率……這支以青年為主的300多人團隊,肯吃苦、敢開拓,逐漸成為公司的創新先鋒隊。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電機電驅動開發部高級主任王斯博正在試驗室執行電檢。(受訪者供圖)

2022年,公司準備開發EH7新車型的電驅動系統。當時針對性能指標的制定出現兩種聲音:一些人認為EHS9部分指標已在國內創先,可以求穩;也有人認為各大新能源車企紛紛加速技術迭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深思熟慮後,王斯博和團隊成員決定拼一把,向領導立下軍令狀——瞄準高指標發起衝擊。

查閱論文,蒐集資料,制定技術方案,建模,研製樣機,反覆調試……王斯博説,大家時常“鑽”進去,“有時連做夢都會想如何破解難題”。上千次摸索後,團隊按時完成交付任務,多項關鍵指標實現行業領先。

2023年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銷量超8.5萬輛,同比增長135%。看見一輛輛挂著綠色牌照的紅旗新能源汽車穿梭在路上,王斯博倍感自豪。“今後我們會結合更多青年人喜愛的元素去設計産品,做強做大民族製造品牌。”他説。

  (三)

【總書記寄語】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青春記錄】以綠為筆繪就美麗中國

5月,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的檸條花開了。淡黃的小花如繁星散落沙海,透出點點生機。山坡上,管護員郭璽正在往大大小小的樹坑裏澆水。“這是我在2019年種下的,長得很好。有了它們,風就吹不動沙子了。”路過一株半米高的檸條時,他對記者説。

38歲的郭璽是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的侄子。作為第三代治沙人,遠離城市,堅守沙海,選擇的背後,有他對檸條花海的深厚情感。

外出務工的收入幾乎是林場工作的兩倍,郭璽曾經有些抗拒八步沙的“召喚”。郭萬剛幾次喊他來接班,他只想著幫幫忙,心裏惦記的仍然是“出去闖”。

轉變發生在2017年5月。準備離家的郭璽被鋪滿山野的檸條花海深深震撼。“防住了沙,播下了綠。爺爺、大伯他們幹的事,了不得!”那一刻,郭璽決定,接過父輩的鐵鍬,踐行代代傳承的綠色誓言。

4月11日,在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眼窩子沙治沙點,郭璽澆灌植被。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沙窩裏種好樹的關鍵是保證苗子喝飽水。這些年,郭璽經常淩晨4點起,開著車運水、澆水,一天要拉八九趟。“早起一點,就能多拉一趟。”他説。鋪設滴灌設施時,郭璽一連幾個月吃住在基地。直到新栽的梭梭喝上“安苗水”,他才放心回家。

4月10日,在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麻黃塘沙區,郭璽(左)和郭萬剛在交流。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

傳承前輩實幹苦幹精神的同時,郭璽也有自己的嘗試。他在短視頻平臺註冊了“八步沙林場”的賬號,發佈工作場景和林場變化,讓關心八步沙的網友也能“雲守護”。他還與周邊農戶成立合作社,註冊了“八步沙溜達雞”商標,線上帶貨、線下銷售。在郭璽眼中,未來的八步沙不再是單純的治沙造林,而是要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

“這裡過去都是沙,現在都被擋住了!”順著郭璽手指的方向,綠色屏障一眼望不到頭。植被拱衛著周邊3個鄉鎮近10萬畝農田,古浪縣風沙線整體後移30多公里。“我也要用青春守好這片綠!”郭璽説。

  記者手記

青年敢追夢,時代助圓夢。為助力鄉村振興,安徽省啟動“創業江淮”行動計劃,實施返鄉農民工創業、大學生村官創業等八大工程;為集聚科技創新人才,吉林省出臺人才政策3.0版,擇優扶持一批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可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資金資助;為推動荒漠化治理,甘肅省通過出臺林權流轉、貸款貼息等政策,激活沙産業效益……在鄉村田野、在工廠車間、在沙漠林海,越來越多的青年深入基層、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最需要的地方。牢記殷殷囑託,澎湃蓬勃的青年力量創造著新的業績,他們將奮鬥融入家國夢想,正用青春書寫新的精彩篇章。

  領銜記者:翟偉

文字記者:孟含琪、戴威、王博、胡戈、張睿

出品:霍小光

監製:張曉松

策劃:王曙暉、初杭

編輯:初杭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