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文化中國行|街頭巷尾龍門陣② 在路邊,沒有邊

2024-05-03 19:11

來源:貴州日報報刊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寫在前面的話:

“五一”小長假如期而至,貴陽街頭看一場“鬆弛感”極強的路邊音樂會,生活的“小美滿”正和城市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這個“五一”假期,跟著天眼新聞一起走上街頭,在街頭巷尾的龍門陣裏,在氤氳的煙火氣中,擺一擺走不出的貴州。

盧比的樂隊在路邊音樂節上演出.jpg

  盧比的樂隊在路邊音樂節上演出。

2023年7月起,一場場零門票、零距離、零商業的路邊音樂會在貴陽悄然盛行,吸引著越來越多音樂愛好者、群眾自發上臺演出,森林公園樂隊主唱盧比就是其中一個。

“現場氛圍特別好,大家會跟著一起互動,特別嗨。”今年23歲的盧比去年7月第一次參加了在文昌閣舉行的一場“路邊音樂會”,還記得當時他在臺上表演了鳳凰傳奇的兩首歌,隨著音樂的節拍,現場人潮歡呼跳躍,讓他感覺自由而鬆弛。

“白天上班累了、生活枯燥,不管是對觀眾還是對臺上演出的人來説,‘路邊音樂會’都是一個很好的調味劑,一種很有效的放鬆方式。”盧比説。

貴陽路邊音樂節。圖片來源於南明區融媒體中心2.jpg

  貴陽路邊音樂節。圖片來源於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自由沒有邊界,唱歌也沒有邊界。每到週五,不管是“國家隊”歌手、本地樂隊,還是都市白領、快遞小哥,來自各行各業的歌者紛紛脫下工作服,在路邊一展歌喉。

“我們樂隊的吉他手就是一名快遞小哥。”盧比説,他自己同樣出身草根,出於熱愛,在幾年前開始接觸音樂,相比商演等舞臺,“路邊音樂會”少了很多束縛,也給了他這樣熱愛音樂的人更多展示的舞臺。

盧比在臺上演出的時候,貴州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劉洋博士也在台下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從小學習古典音樂,頭一次見到“路邊音樂會”這種形式時,劉洋感到“很不同”。

貴陽路邊音樂節。圖片來源於南明區融媒體中心.jpg

  貴陽路邊音樂節。圖片來源於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相比古典音樂,不拘泥于室內,不受制于服裝,不對現場環境作過多要求,‘路邊音樂會’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論你是誰,不論聽不聽得懂,都能在其中找到快樂。”劉洋説,路邊音樂會對於展現貴州形像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

隨著“路邊音樂會”越來越火,形式上也“玩”出了花樣。流行、搖滾、電子……多元化的音樂風格“群音薈萃”,古典音樂也被搬到了路邊。

截至2023年底,貴陽各區(市、縣)共舉辦路邊音樂會102場,現場參與者達34萬餘人次,成為一場全民共用的文化盛宴。“五一”期間,貴陽路邊音樂會又迎來全新升級,于4月30日至5月4日在築城廣場連續嗨唱5天,再一次引爆假期。

“‘路邊音樂會’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接地氣、包容性強。”劉洋説,曾經是杭州愛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他曾參與不少“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相比之,“路邊音樂會”無門票、受眾廣泛、歌曲兼顧各個年齡階段,也是促進美育教育的一種良好形式。

貴陽路邊音樂會·貴安櫻花園專場交響樂現場。丁亞 文丹 攝.JPG

  貴陽路邊音樂會·貴安櫻花園專場交響樂現場。丁亞 文丹 攝

成功的背後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劉洋認為,不論是老城和年輕態玩法的碰撞、不同人群的碰撞,還是古典音樂和新潮音樂的碰撞,方方面面都展現了貴州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這一點從近年來相繼出圈的村超、村BA也可見一斑。

“貴州是一片特別大的文化沃土,17個世居少數民族造就了貴州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這就是貴州的文化優勢。”劉洋説,這次路邊音樂會大火也激發了他想把大提琴和貴州民族樂器結合在一起的想法。

隨著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大家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路邊音樂會’就是在做這件事。”劉洋説,重要的不是讓人聽懂音樂,而是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他期待,新的一年裏,更多高校老師能夠參與到“路邊音樂會”等文化活動,讓樂器等更多表演形式亮相“路邊音樂會”,讓更多人認識音樂、享受音樂、參與音樂,以全民皆“樂”促進全民皆“樂”。

而盧比則期待能有更多類似“路邊音樂會”的活動,讓更多和他一樣的原創音樂人在音樂的國度自由馳騁。在市集的喧囂聲中,他彈著吉他唱起了歌:“我一直在最溫暖的地方等你……”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