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演出市場為消費再加“一把火”

2024-04-27 16:01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來,全國演出市場供需兩旺,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節等熱度不斷升高,新業態、新空間演出明顯增多,熱門演出“一票難求”。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達11.90萬場,同比增長72.71%;票房收入為108億元,同比增長116.87%;觀演人數為3886.99萬人次,同比增長77.88%,全國演出市場開局勢頭向好,在場次、票房、觀演人數3個維度實現“開門紅”。演出市場在帶來門票收入的同時,拉動了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一系列消費,是我國推動文旅消費持續擴大的重要抓手。

演出市場持續火熱,既是演出從業者的主動作為,也是人們對精神文化追求的直接表現。從需求端看,當前市場文化與服務消費觀念發生改變,人們對文化演出類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更突出演出的場景感和代入感,更願意為優質、個性化的文化産品付費。從供給端看,隨著演藝市場新業態加速發展、傳統業態提質升級,新模式、新産品不斷涌現,傳統劇場逐漸向沉浸式、互動式、遊樂式演出轉變,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和選擇。

文化藝術演出市場的火熱令人振奮,但同時也面臨高品質文化産品供給不足、演藝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挖掘不夠、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強等問題。接下來,要以豐富的文化消費産品為基礎,以“文旅融合”培育消費新業態為重點,以改善消費環境為保障,釋放文化消費潛力。

加強精品供給,提升産品的文化深度和藝術高度,從總體上提高演出品質。除了引進高品質演出外,應鼓勵地方立足自身特色優勢,打造與當地歷史底蘊、人文氣質相匹配的特色演出品牌,將演藝經濟作為打造特色節慶活動、夜間經濟、體驗經濟的重要內容,激發消費者的文化消費熱情。利用消費大數據細分文化消費市場,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演出文化産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深挖下沉市場消費潛力,推動二線及以下城市以良好的營商環境、高品質的服務水準留住消費者,促進文化消費持續恢復。

創新數字化演藝新場景,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促進文化産品和服務上線上雲,擴大演出消費群體的覆蓋面。運用5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慧、元宇宙等前沿技術,構建業態多元、體驗豐富的文化演出産品體系。既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要促進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加強演出市場與文商旅有機結合,不斷延伸産業鏈,推動演出與旅遊、會展、娛樂、科技等融合互促,豐富藝術衍生形態,實現演出與旅遊景區、歷史街區、文化場館、商業綜合體、郵輪大巴等相結合,培育文化消費增長點。

優化演藝消費環境,加強“硬體”與“軟體”整合,提升消費體驗感。加強演藝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舞臺表演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優化交通組織安排,豐富周邊消費服務業態,提升消費公共服務品質。增強演出服務與文旅消費服務的資訊化、網路化和智慧化,為消費者享受優質觀演體驗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完善消費者權益保障,建立大型演出活動退改票機制,設定演出梯次退票收費標準,打造消費者友好型的演出市場生態,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劉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