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卸下“指尖”之負 紮實為民服務

2024-04-18 15: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前往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當地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情況。聽到村幹部介紹手機上的微信工作群少了,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老百姓服務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明確要求為基層減負,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兵簡政,持之以恒把這項工作抓下去。”

“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形式主義在數字化背景下的變異翻新,是加重基層負擔的主要表現。近年來,在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推進下,從中央到各地區各部門對政務應用程式、工作群組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深化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發揮數字賦能優勢,助力幹部真減負、提效能,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放開手腳抓落實、促發展、辦實事。

做好減法,實現政務應用程式的精簡整合優化

為基層幹部卸下“指尖”之負,首先要做好減法。

去年1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印發《關於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圍繞政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政務公眾賬號和工作群組的建設、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內容,提出標準化規範化管理要求,釋放出嚴抓不放、常抓不懈,堅決剎住通過數字化手段變相加重基層負擔的歪風邪氣的強烈信號。

今年4月1日,“上海交警”應用程式正式停止服務,相關功能全面融合至“隨申辦市民雲”應用程式。此前,“上海交警”專區已經在“隨申辦市民雲”應用程式中上線,不僅涵蓋原先所有的功能,還對相關功能進行了優化。

做好減法,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堅持實事求是,以實踐管用、幹部愛用、群眾受用為標準精簡、整合、優化,真正讓政務應用程式串起基層治理的千條線,提高治理效能。

“我們在‘社區雲’平臺裏增加了多級自定義標簽,對人群分類管理,快速定位服務人群。”在上海市普陀區曹家村,社工劉潔瓊拿起手機,打開新版“社區雲”平臺介紹。只見劉潔瓊在數據庫中同時勾選“黨員”“高齡老人”等標簽,社區內的高齡退休黨員就被快速篩選出來。“以前,我們只能分派給各小區挨家挨戶收集資訊,現在很快就能找到目標群體,節省了很多時間。”劉潔瓊説。

突出“實”字做減法,上海出臺《關於進一步為居村組織減負的若干措施》,明確“應減盡減”原則,開展減證明、減系統、減考核、減掛牌“四減”行動,把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作為突破口。

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上海明確提出,除特殊情況外,一個市級部門要求居村使用的系統最多保留1個,各區要求居村使用的系統最多只有1個。在此基礎上,統一建設全市基層治理數字化平臺,將保留的資訊系統全部接入,讓所有的居村都能在一個平臺上使用系統。上海市紀委監委開展專項監督,發現並推動整改資訊系統“門後有門”等問題。經整改,上海市居村需要高頻填報臺賬報表的資訊系統減少了一半以上。

精簡整合優化政務應用程式,各地區立足實際、綜合施策:河北加強部署,強化對政務應用程式使用頻率監測,對於使用頻率較低的,及時通知主管單位關停或登出,防止“空殼”應用程式長期存在;海南海口市在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治試點工作中,登出關停5個政務應用程式,將11個應用程式整體併入或實現“海政通”“海易辦”統一登錄,26個政務公眾賬號確定登出……

為基層幹部的“指尖”鬆綁,須從實處著眼、出實招破解、用實績考量。

“不同部門單位開發的政務應用程式,每天挨個登錄”“為完成登錄、學習時長等要求,不得不專門準備一部‘打卡’手機”……不合理的考核是增加“指尖”之負的重要原因之一,數字化應用的考核重“痕”不重“績”,就會導致基層工作困在“指尖”。

“現在,我們有了更多時間和鄉賢面對面溝通,還經常組織參與線下活動,各方群策群力,碰撞出不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點子’。”浙江寧波慈溪市逍林鎮一名幹部説。

政務應用程式的開發使用,突出一個“實”字,才能發揮應有效能。去年以來,浙江寧波市紀委監委會同7個部門單位,聯合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專項整治。慈溪市紀委監委在調研中發現,基層幹部對一款叫“鄉賢通”的應用程式意見較大,“每天都得登錄、簽到”。

開發“鄉賢通”的初衷是增強鄉賢與家鄉互動、鼓勵鄉賢參與家鄉建設。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慈溪市紀委監委要求主管部門對“鄉賢通”進行優化,取消了日活用戶、點擊量等考核要求。

實事求是減下“指尖”之負,基層幹部才能放開手腳、真抓實幹。今年春節前,逍林鎮邀請20余位鄉賢座談交流,了解到一位鄉賢有回鎮投資發展的意向,一名幹部主動對接,積極爭取項目落地。去年下半年以來,慈溪市共引進新鄉賢400余人,聯繫服務新鄉賢項目12個。

善做加法,打破數據壁壘,提高平臺服務效能

卸下“指尖”之負,既要做好減法,也要善做加法。在真減負、減真負上下功夫,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協同配合、整體聯動,打破數據壁壘,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越來越多的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

此前,一個鄉鎮街道年均上報1000多次報表,還需層層審核、反覆簽字確認;如今,上級部門可在數字平臺隨時查看、調用常用數據,直接生成報表……在重慶永川區,用好數字化技術,為基層減負、治理賦能的成效逐步顯現。

“為了讓基層不再耗費大量精力多頭重復填表、報數據、交材料,我們著眼簡便高效、源頭治理,以‘一張表’簡化數據填報、‘一平臺’優化系統操作、‘一件事’強化辦事效率,優化‘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防治鏈條。”重慶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同志説。

“一張表”,即開發運用“一表通”應用,精簡整合重復報表,構建自上而下、條塊聯動的數據通道和共用機制,由“找基層要數據”轉變為“在系統取數據”。

“過去,涉及惠農補貼的農機購置補貼,需填報5個表格。”作為永川區中山路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羅倩平時負責對接農業農村委、林業局、水利局等上級部門,此前每年要上報各類報表200多個,為方便報表溝通建立的工作群達50余個。

如今,借助“一表通”,需要匯集的數據沒少,基層的壓力卻輕了。“現在街道各板塊明確兩個人負責報表,由專人對系統內的數據進行更新維護,填表的負擔輕了,工作的勁頭更足了。”羅倩説,如今她有了更多時間下沉網格、服務群眾,“忙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實在事”。

“一平臺”,即把過去50多個部門的行政職能歸集到黨的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服務、平安法治4個板塊,將過去40多個部門的政務應用接入“渝快政”平臺,高頻事項在同一平臺就能完成辦理。

“此前,由於農業農村委窗口人員的審批許可權僅限于本單位,大部分審批件仍要與不同部門單位協調溝通,影響效率不説,還可能讓群眾跑冤枉路。”墊江縣農業農村委幹部馮志林從事農業農村相關工作已15年。他説,“依託‘渝快政’實現數據聯通,一個審批窗口就能及時審查核對申報材料。前臺審批輕鬆了,就能騰出精力把後端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一件事”,即推進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暢通共用,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如今在重慶,新生兒出生、入學、就業等35項個人事項,以及企業開辦、企業準營等40項企業事項已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基礎數據“一表共用”,基層業務“一端直辦”,各類系統“一門登錄”……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協調、綜合施策,在數據互通、資訊共用、集約高效上持續用力,用“算力”解放“人力”。

湖北武漢市擴大政務平臺系統數據整合範圍,推動33個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系統分批次在平臺上整合,做到填報一次資訊、多個終端共用、多次填報共用。

湖南郴州市推動全市經濟、民生、社會治理等數據整合接入“城市大腦”,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智慧填報等手段,實現各部門資訊共用,資源整合利用率提升87%。

賦能做乘法,推動系統整合“高效辦成一件事”

推行“指尖上的政務”,初衷是優化流程、提高效能,更好服務群眾。從源頭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就要讓數字政務回歸服務群眾的本質,通過數字賦能實現制度創新、流程再造,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質效。

數字賦能治理,重在系統整合、協同高效。今年初,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政務服務平臺支撐作用,著力提升政務數據共用實效,持續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

“高效辦成一件事”,關鍵在“高效”“辦成”。200多名專職網格員如何服務好15.9萬常住人口?這是山東濟寧市汶上縣中都街道長期面對的難題。如何破題?中都街道解放思想,從數字賦能、優化平臺做起。

打開“數治中都”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低保對象資訊、持證殘疾人基礎資訊等不同層級的共用數據清晰可見,轄區內人口、建築、經營主體一目了然。

“通過‘數治中都’,大部分數據填報任務被攔截到街道一級,不再繼續向社區攤派。針對現有介面、數據庫無法滿足的需求,街道網格辦提前與各部門單位統籌對接,以季度為單位明確需求清單,盡可能使網格員一次走訪就能摸排多項資訊。”中都街道大數據中心主任劉靜雯介紹,如今,在日常工作中,街道收到各類報表需求,會先從鎮街數據節點平臺查詢獲取,平臺沒有的,再由網格員摸排充實,並實時同步到市級平臺,社區基礎數據摸排工作量減少近90%。

發揮平臺系統整合、數據聯通的優勢,基層幹部為民服務的時間和精力更充足了,“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底氣更足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了。

近日,中都街道安居社區的向俊蓉老人按時收到了自己的高齡補貼。“在我滿80周歲之前,網格員已經提前到府收集過相關資訊,還幫我把手續辦好,不用自己操心,就享受到了政策福利。”向俊蓉説。

依託“數治中都”平臺建立的“政策找人”分析模型,通過分析人社、民政的數據,可以實現新增人員預警和退出人員監測,居民全程“零跑腿”,就能享受各項政策服務。目前,中都街道已實現老年證辦理、高齡補貼、“兩癌”篩查等42項政策到府找人,累計精準走訪服務居民9200余人次。

強化數據賦能,提升“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能力水準,濟寧市搭建“愛山東·濟e辦”政務服務平臺體系,完成市縣鄉村四級網上服務站點全覆蓋,993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上網運作,網上可辦率接近100%。

改革創新,讓數據跑出加速度,帶動基層活力有效釋放。在黑龍江大慶市龍鳳區,剛剛搭建的新型數據填報體系,變“單表”為“數據庫”,變“分散填表”為“集中匯數生表”,大幅提高了數據復用率。

“今年3月,‘一表制’系統已與省‘龍政通’實現技術關聯和賬號互通。下一步,用戶通過這一系統,可直接調取群眾和經營主體的辦事資訊,不僅避免了數據的重復填報,還可保證資訊的精準全面,切實提高服務群眾和經營主體的辦事效率。”龍鳳區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副局長田曼説。

如何不斷改革創新,讓數字更好賦能治理、服務群眾?各地區從實際出發大膽探索,在“高效”“辦成”上著力,建立完善高效整合的政務平臺,擴大數字政務應用場景,力爭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

山西圍繞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線上政務服務“只登一張網、一網通辦、一次不用跑”,部署了系統重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各類政務資訊系統深度整合對接、擴大電子證照互通互認和應用領域等10項任務。

江蘇打造線上通辦平臺,在政務服務網開闢“一件事”專欄,提供全省統一辦事入口,優化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推動整合辦理事項辦理相關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實現“一次登錄、全網通辦”。

卸下“指尖”之負,讓數字政務更好服務群眾,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切實減少了基層幹部在數字時代的無謂勞動,廣大基層幹部負擔輕了、作風更實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8日 01 版)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