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軍事觀評前線】“天價”防衛費換不來日本的“安全”

2024-04-07 15:5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軍事觀評前線》是一檔深度解讀軍事動態的欄目,由資深軍事觀察員主持,旨在為讀者呈現世界軍事的最新動向、重大事件以及各種軍事戰略背後的深層次分析。通過權威解讀和專業評論,揭示世界事件背後的政治、經濟、科技等多層面關聯,助您深入了解國際軍事格局和國防發展。每期節目將聚焦熱點問題,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為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軍事觀點,助您更好地了解當今世界的安全挑戰和軍事創新。《軍事觀評前線》將是您全面掌握世界軍事動態的重要窗口。

日前,日本2024財年預算案在國會正式通過。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財年預算案中,防衛費預算猛增至7.9496萬億日元(約合4100億元人民幣)。這不僅是日本連續第12年增加防衛預算,相較2023財年更是增長了16.5%,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在日本頻繁調整安保政策,大幅擴大防衛開支的當下,日本的“天價”防衛費將如何使用?能換來日本的“安全”嗎?

防衛“紅線”不斷被突破

作為一個曾經給周邊國家帶來深重戰爭災難的國家,日本的軍事動向一直備受關注,防衛開支不超過國內生産總值1%,曾是二戰後日本遵守多年的“紅線”。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顯示,1961年至2020年,日本防務開支佔比基本穩定在略低於1%以下。但近年來,日本防衛開支逐年增加,2020年更是首次突破防務開支佔比1%的“紅線”。2021年6月,日本確立以“軍力建設需求”為核心的防衛開支新導向,同時首次提出到2027年使防衛開支達到國內生産總值2%的目標,以進一步向“北約標準”看齊。此外,根據日本新版《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和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日本計劃在2023年至2027年共投入約43萬億日元的防衛開支,以達到其“從根本上增強防衛力”的目標。

正所謂欲加之“費”,何患無辭。曾幾何時,根據和平憲法精神,日本堅持“專守防衛”原則,不發展進攻性武裝力量,因此也不需要規模龐大的防務開支。但近年來,日本政府打著所謂“國家正常化”旗號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防衛政策的進攻色彩也越來越濃。尤其是日本政壇進入“岸田時代”以來,日本在軍事擴張道路上開始“一路狂奔”。2022年12月,日本正式通過新版安保戰略三文件,“安保三文件”明確規定日本可以發展“反擊能力”,同時大幅提升防衛開支,標誌著日本戰後安保理念和防務政策發生了重大轉折,開始從“守”向“攻”加速轉變。

“天價”防衛費將如何使用?

坐擁鉅額經費開支,日本在提升防衛力方面可謂全方位佈局,正向著“過度防衛”加速挺進。綜合日本和英國媒體報道分析,高達7.9496萬億日元的防衛預算中,日本將重點發展所謂“反擊能力”和強化導彈防禦網等方面。2023年,日本從美國購買400枚“戰斧”系列巡航導彈,2024年,日本將繼續購置以“戰斧”巡航導彈為代表的“反擊武器”,同時專門編列預算用於研發和配備遠端導彈。為提升“防區外防禦能力”,日本除採購可用於F-15和F-35戰鬥機的“JASSM”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以及“JSM”聯合打擊導彈外,還繼續編列預算改進和採購12式陸基反艦導彈。此外,日本還高度關注無人作戰、高超聲速等新概念作戰裝備,不但計劃耗資160億日元採購無人艇等無人作戰裝備,還專門分別編列725億日元和323億日元,用於研製射程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導彈和可攻擊艦艇及陸上目標的新式精確制導導彈。

為強化導彈防禦網,日本放棄了成本高昂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改為建造配備有“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的新型驅逐艦。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計劃打造的新型驅逐艦標準排水量達到1.2萬噸,艦體長190米,寬25米,擁有多達128個導彈發射井,能發射“標準-3”系列反導攔截彈和“戰斧”系列巡航導彈,早已超出了日本宣稱的所謂彈道導彈“防禦艦”戰力,是日本自二戰以來建造的作戰實力最強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之一。

此外,日本政府重點瞄準其所謂“西南方向”,共耗資3.1萬億日元用於加強持續作戰能力,包括採購和儲備武器彈藥、加強後勤能力建設以及購置新型登陸艦、CH-47JA運輸直升機等。同時,日本計劃新建一支“海上運輸群”,以強化西南方向自衛隊兵力輸送和物資裝備快速運補能力。2024年,日本政府將重組自衛隊架構,計劃成立一個統一指揮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常設機構,名稱暫定為“統合司令部”,編制規模約240人

提高防衛開支換不來日本的“安全”

事實上,日本連年上漲的防衛預算已經遠超日本維護自身安全的防衛需要,是增加地區安全風險、誘發軍備競賽的危險舉動,其背後自然離不開美國的推波助瀾。

一方面,美國為進行所謂的“大國競爭”,多方推進其“印太戰略”,迫切需要在亞太地區培養“打手”。日本改變防衛政策,著力發展進攻性作戰能力,恰恰是被美國捆綁到自己的戰車上,將日本的軍事能力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能力的一種延伸,讓日本在為美國“站崗放哨”的同時,共同分擔著美國攪亂亞太的霸權成本。另一方面,看看日本防衛開支的最終去向,無論是購買“宙斯盾”系統、“戰斧”系列巡航導彈、CH-47JA運輸機等,還是用於承擔駐日美軍的相關保障,最終無一不是進了美國軍工複合體和美國政府的腰包,最終受益者還是美國。

同時還要注意到,近年來,日本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經濟排名不斷下跌,此時不斷抬升防衛開支,經費從何而來?對此,岸田政府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增稅、財政支出改革、出售國有資産等方式籌措防衛開支經費。2023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了確保增加防衛費財源的特別措施法案,規定將通過出售國有資産、創設“防衛力強化資金”等方式來籌措資金。日本政府原計劃自2023年增稅,但迫於國內輿論壓力調整為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實施。日本政府還于2023年起通過發行建設國債籌措武器裝備建造費用。事實上,日本大幅增長的防衛開支,已經擠佔醫療、教育、養老等多項財政支出,終將波及日本普通民眾生活,勢必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回望歷史,真正讓日本不安的,絕不是他國,而是日本自身不斷加劇的政治和軍事右傾化。要想真正獲得安全和周邊國家的尊重,日本需要的絕不是高昂的防衛開支,而是應該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總監製:薛立勝

監製:蔡曉娟

策劃:謝露瑩

文字:璦敏

審校:謝露瑩 張艷玲

中國網新聞評論部出品

【責任編輯:謝露瑩】
返回頂部